[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保险杠专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41631.5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周英辉;李国明;程文超;李欣;李志平;陈延安;丁超;罗忠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K3/34;B29C47/92;B29B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17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专用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保险杠专用超高断裂延伸率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保险杠材料的断裂延伸率对汽车发生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有着重要作用,材料的断裂延伸率越高,发生碰撞断裂时吸收的碰撞能量越高,因此各大汽车主机厂对保险杠材料的断裂延伸率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汽车保险杠材料基体树脂主要采用聚丙烯,增强填料采用滑石粉,增韧橡胶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热塑性弹性体,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备,这种保险杠材料具有优异的韧性以及加工性能,但是断裂延伸率一般都低于200%,难以满足汽车主机厂对保险杠材料断裂延伸率日益提高的标准要求。
中国专利CN101759923A于2010年6月30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组合物按以下重量配比称量物料:聚丙烯树脂50~80%,无机填料10~25%,增韧剂9~25%,偶联剂0~0.5%,抗氧剂0.1~1%,润滑剂0.1~1%。但其缺口冲击强度KJ/m2平均值仅为32.84,断裂延伸率均值为350%,这些数据说明该聚丙烯组合物的流动性,抗冲击强度及其他力学性能差,结构强度弱。
因此已知的用于汽车保险杠的聚丙烯组合物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断裂延伸率≥400%的汽车保险杠专用超高断裂延伸率聚丙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断裂伸长率≥400%的汽车保险杠专用超高断裂延伸率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汽车保险杠专用超高断裂延伸率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计,其组分包括:
聚丙烯 53~88%,
热稳定剂 0~1%,
加工助剂 0~1%,
相容剂 0~5%,
茂金属弹性体 7~20%,
超细滑石粉 5~20%,
所述聚丙烯为熔体流动速率为0.01~10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
所述热稳定剂选自下组:酚类、胺类、亚磷酸酯类、半受阻酚类、丙烯酰基官能团与硫代酯的复合物类、杯芳烃、或其组合;
所述加工助剂选自下组:低分子酯类、金属皂类、硬脂酸复合酯类、酰胺类、或其组合;
所述相容剂为极性单体接枝聚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基体选自下组:聚乙烯、聚丙烯、乙烯-α-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或其组合;所述极性单体选自下组:马来酸酐及其类似物,丙烯酸及其酯类衍生物、或其组合。
所述茂金属弹性体是丙烯含量在80~99%,熔体流动速率在0.5~100g/10min之间的茂金属弹性体;
所述超细滑石粉为目数在3000目以上的超细滑石粉。
本发明的汽车保险杠专用超高断裂延伸率聚丙烯复合材料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汽车保险杠专用超高断裂延伸率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马来酸酐及其类似物为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柠康酸酐或乙烯基丁二酸酐。
前述的汽车保险杠专用超高断裂延伸率聚丙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丙烯酸及其酯类衍生物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专用超高断裂延伸率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合物各组分:
聚丙烯 53~88%,
热稳定剂 0~1%,
加工助剂 0~1%,
相容剂 0~5%,
茂金属弹性体 7~20%,
超细滑石粉 5~20%,
b、将聚丙烯和将增韧剂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3~5分钟,混合机的转速为200~5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色聚偏氟乙烯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试剂预加热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