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526.1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4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效忠;鲍永中;朱小明;朱臻;朱宇峰;恩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王莉莉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行为 模拟 辅助 三角 定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呼叫详细记录CDR;
获取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CDR;
通过所述其余CDR获取多个激活集,从所述多个激活集中获取多个强导频信号;
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获取的所述多个强导频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CDR包括:
从所有CDR中,获取与最后一条CDR中用户标识及基站扇区分别相同的、除所述最后一条CDR以外的CDR作为第一CDR;
从所述第一CDR中,选择通话时刻与最后一条CDR中通话时刻在预设时差范围内的CDR作为其余CD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多个激活集中获取多个强导频信号包括:
从所述其余CDR中,选择有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与最后一条CDR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相差不大于一个码片的CDR作为第二CDR;
从所述第二CDR中,选择有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与最后一条CDR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相差不大于7dB的CDR作为第三CDR;
分别对所述第三CDR中移动终端最后一条上报的导频强度测量消息PSMM消息中的导频信号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所述最后一条上报的PSMM消息中各导频信号的所属导频集、导频强度、导频时延,选择导频强度大于预设强度的导频信号作为强导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一条CDR具体为所述移动终端发生掉话时的掉话CDR;
所述激活集具体为:呼叫资源释放时的激活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获取的所述多个强导频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包括:
识别获取的所述强导频信号是否达到两个以上;
响应于获取的所述强导频信号达到两个以上,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获取的所述两个以上的强导频信号,采用三角定位方法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获取的所述强导频信号小于两个,统计计算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获取的所述多个强导频信号中,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
根据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与预先设置的工参表中相同PN码对应的经纬度,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模拟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时,去掉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具体为取值高于第一预设值和/或低于第二预设值的导频时延。
9.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基站中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呼叫详细记录CDR;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CDR;
分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其余CDR获取多个激活集,从所述多个激活集中获取多个强导频信号;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获取的所述多个强导频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从所有CDR中,获取与最后一条CDR中用户标识及基站扇区分别相同的、除所述最后一条CDR以外的CDR作为第一CDR;并从所述第一CDR中,选择通话时刻与最后一条CDR中通话时刻在预设时差范围内的CDR作为其余CD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5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片周转车
- 下一篇:电子元件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