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兼汗证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461.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强;陈晓京;部帅;张梦贺;万鹏飞;高冲;黄文;崔涛;王胜南;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守强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9/00;A61P9/10;A61K35/36;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血管疾病 兼汗证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兼汗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变化,使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如高糖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以及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等等,导致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均呈上升趋势,因此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与预防、保健已越来越成为广大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Andrew Mora教授、我国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教授和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等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预计未来20年内,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我国成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每年将增加50%以上。而在这庞大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伴有出汗等中医汗证的证候,我们将心血管疾病兼汗证者命名为“心汗证”。
心汗证的发生多与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劳烦过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等因素有关;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以致汗液外泄失常;治疗上虚证用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其表现为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兼有汗出。阴虚火旺型除上述表现外,伴见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目前,国内外单独治疗心血管疾病或中医汗证的方法很多,但在治疗费用、效果方面不尽人意,且未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的药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兼汗证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取材容易、制备方便、口感好、容易携带、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兼汗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400-500份、麦冬120-180份、五味子20-40份、川芎120-180份、丹参150-250份、黄连100-140份、黄芩120-180份、黄柏120-180份、玉竹100-140份、浮小麦250-350份、珍珠母500-600份、生牡蛎250-350份、木香70-110份、生甘草40-80份,阿胶350-450份。
上述治疗心血管疾病兼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的重量份优选为:生黄芪430-470份、麦冬130-170份、五味子25-35份、川芎130-170份、丹参180-220份、黄连110-130份、黄芩130-170份、黄柏130-170份、玉竹110-130份、浮小麦280-320份、珍珠母530-570份、生牡蛎280-320份、木香80-100份、生甘草50-70份,阿胶380-420份。
上述治疗心血管疾病兼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的重量份最佳为:生黄芪450份、麦冬150份、五味子30份、生地160份、川芎150份、丹参200份、黄连120份、黄芩150份、黄柏150份、玉竹120份、浮小麦300份、珍珠母550份、生牡蛎300份、木香90份、生甘草60份,阿胶400份。
上述治疗心血管病兼汗症的药物,为丸剂剂型形式。
上述治疗心血管疾病兼汗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生黄芪、麦冬、五味子、川芎、丹参、黄连、黄芩、黄柏、玉竹、浮小麦、珍珠母、生牡蛎、木香、生甘草这十四味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药物重量的8-10倍,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清膏备用;
b:阿胶打成细粉,备用;
c:用步骤a制得的清膏与步骤b的阿胶粉泛制成丸,再用清膏适量打光,制成1000丸。
本品为浓缩丸,每8丸重1g。
适应症:冠心病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伴有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每次50丸。饭后半小时服药,温水或黄酒送服。
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食油腻、生冷、腥膻、有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本发明治疗心血管病兼汗症的药物组方中: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入气分,可升可降。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痹,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医学启源》:“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珍珠囊》:“益胃气,去肌热,止自汗,诸痛用之”;《汤液本草》:“补五脏诸虚不足,而泻阴火,去虚热。无汗则发之,有汗则止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守强,未经陈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