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耦合水蓄冷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346.3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7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剑仁;陈震宇;郭筱莹;黄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剑仁;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温湿度 独立 控制 源热泵 耦合 水蓄冷 空调 系统 | ||
1.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耦合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分别控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
所述的湿度控制系统是采用独立的溶液调湿型新风机组来处理室外新风,并将处理后的新风送入室内;
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空调冷热源和空调末端;
所述的空调冷热源采用以地源热泵空调技术与大温差水蓄冷技术为基础构成的显热冷热源联合体,所述的显热冷热源联合体包括室外侧换热系统(1)、高温离心式冷水机组(2)、双工况热泵机组(3)、蓄冷消防水池(4)、蓄冷/释冷板换系统(5)、管路阀门及设备(6)、控制系统(7);显热冷热源联合体制备的空调冷水或热水通过分水器(8)、集水器(9)分配至空调末端;空调末端采用空气处理机组,并在管道上设置电动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耦合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显热冷热源联合体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设备启停、阀门切换,实现夏季夜间水蓄冷、夏季白天联合供冷及冬季供热三种运行模式:
(1)夏季夜间为水蓄冷模式:地源双工况热泵机组利用消防水池进行水蓄冷,冷水温度范围为5~18°C;5°C为蓄冷结束后的水温,18°C为放冷结束后的池水温度,水蓄冷的温差为△t=13°C;
(2)夏季白天为联合供冷模式:高温离心式冷水机组与消防蓄冷水池组成并联的空调冷源,向建筑物空调显热末端设备提供14°C的空调冷冻水,回水温度为19°C;
(3)冬季白天为供热模式:双工况热泵机组切换为供热模式,直接向建筑物空调显热末端设备提供37~43°C的空调热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耦合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显热冷热源联合体的设备、阀门及管道连接方式如下:
(a)所述的室外侧换热系统(1)设置取、退水管,室外源水经过取水泵加压,连接至高温离心式冷水机组(2)的冷凝器、双工况热泵机组(3)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并在管路上设置季节切换阀门;
(b)所述的蓄冷消防水池(4)设置供、回水管,设两路支管,其中一个支路经水池蓄冷循环泵加压,连接双工况热泵机组(3),另外一路经水池释冷循环泵加压,连接蓄冷/释冷板换系统(5)的一侧;在管路上分别设置工况转换阀门;
(c)所述的蓄冷/释冷板换系统(5)连接两个独立的水管环路,其中一侧环路接蓄冷消防水池,另外一侧环路:集水器(9)中的回水经冷热水变频循环泵加压,连接蓄冷/释冷板换系统(5)、分水器(8);所述的冷热水变频循环泵加压后,设两路支管,其中一个支路接蓄冷/释冷板换系统(5),另外一路连接双工况热泵机组(3);在管路上设置工况转换阀门;
(d)所述的高温离心式冷水机组(2)设供、回水管,集水器(9)中的回水经冷水变频循环泵加压后,连接高温离心式冷水机组(3)、分水器(8);
(e)所述的管路阀门及设备(6)即包含上述(a)~(d)点中描述的季节切换阀门、水池蓄冷循环泵、水池释冷循环泵、冷热水变频循环泵、冷水变频循环泵及管路上对应的工况转换阀门;所述的控制系统(7)包括各季节切换阀门、工况转换阀门的启闭控制、水泵的启停及变频运行控制、高温离心式冷水机组的运行台数控制、双工况热泵机组的运行台数控制等配套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耦合水蓄冷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三种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是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设备启停、阀门切换实现;其中切换阀门包括冬夏季切换阀门及工况转换阀门;
通过冬夏切换阀门的启闭实现室外换热介质夏季进入冷凝器、冬季进入蒸发器;
通过工况转换阀门的启闭实现空调冷热水在不同的模式下进入高温离心式冷水机组或双工况热泵机组或蓄冷消防水池或蓄冷/释冷板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剑仁;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肖剑仁;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3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悬挂的花盆
- 下一篇:改进型多功能棉苗移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