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及负载均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0998.5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尚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负载 均衡 方法 均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网络应用环境下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及负载均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提高,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的访问量和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对计算强度的要求也相应增大,使得单一的服务器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在此情况下,想要不浪费现有的硬件资源进行扩展,就需要改进网络负载均衡。
目前的负载均衡算法主要有几种方式:非持续性算法、持续性算法、轮询算法、最少连接算法和响应快速算法等。其中,前四种算法都不能反应服务器的真实运行状态,响应快速算法则是根据各服务器对侦测请求的响应时间来决定哪一台服务器来响应客户端的服务请求,这种方式在反应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上也还是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对于资源占用率变化大的服务来说,以上几种方式都不能很好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网络应用环境下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及负载均衡器,在有任务需要处理时,能够按照当前服务器处理任务量的情况进行合理有效地分配,从而实现负载均衡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包括步骤:
周期性地向与负载均衡器连接的每台服务器发送获取负载信息的请求,其中,每台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包括服务器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及网络带宽占用率;
根据反馈的负载信息计算每台服务器的负载值,其中,负载值用于反映对应服务器当前正在处理的任务量大小情况;
记录并更新每台服务器的负载值大小及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服务器能工作的正常状态及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状态;
在有任务需要服务器处理时,指派当前处于正常状态且负载值最小的服务器进行处理。
一种服务器负载均衡器,包括:
周期性地向与负载均衡器连接的每台服务器发送获取负载信息请求的负载信息获取模块,其中,每台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包括服务器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及网络带宽占用率;
根据反馈的负载信息计算每台服务器的负载值的计算模块,其中,负载值用于反映对应服务器当前正在处理的任务量大小情况;
记录并更新每台服务器的负载值大小及状态信息的记录模块,其中,状态信息包括服务器能工作的正常状态及不能正常工作的故障状态;
在有任务需要服务器处理时,指派当前处于正常状态且负载值最小的服务器进行处理的任务分配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负载均衡器执行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能够准确监控多台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及负载情况,在有任务需要服务器执行时,响应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从而起到更合理的利用服务器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实现本发明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方法的硬件架构示意图,一种用于网络应用的负载均衡器100,与多台服务器200连接,用于在有任务需要处理时,根据服务器负载均衡法指派一服务器200进行处理。所述负载均衡器100包括负载信息获取模块10、计算模块20、记录模块30及任务分配模块40。
请结合图2,所述负载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周期性地向与负载均衡器100连接的每台服务器200发送获取负载信息的请求,其中,每台服务器200的负载信息包括服务器200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及网络带宽占用率。服务器200在接收到负载均衡器100发送的请求后,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获取本机的负载信息,并反馈至服务器100。
所述计算模块20用于根据反馈的负载信息计算每台服务器200的负载值,其中,负载值用于反映对应服务器200当前正在处理的任务量大小情况。每台服务器200的负载值的大小由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及网络带宽占用率按照最能反映服务器200当前处理任务量大小的顺序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值大小由32位二进制数进行无符号表示,具体表示方法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尚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尚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赤泥浆进行锅炉烟气脱硫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控制器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