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数据频谱奇异性的检测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0019.6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9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希玲;李虹;刘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0727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数据 频谱 异性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数据频谱的奇异性检测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领域,由地震波传播理论可知,当储层含流体性质发生变化时,波速的变化会引起地震波至到达时间的变化,出现同相轴下拉等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于油气的检测与识别。但实践证明,利用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油气检测存在着较强的多解性;在波动理论中,地震波场可以用其振幅、频率、相位和衰减等动力学参数来描述。当波场在含油气的储层中传播时,必然引起动力学特征的变化,反映在地震数据中会呈现某种异常现象,称之为奇异性,如振幅增强、频率降低、吸收增大等,如果能够从地震数据中检测出这些异常来,便可以利用地震数据的奇异性进行含油气的预测。
频率是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中最常用的属性之一。因为地震道的频谱、时窗内的频谱和沿目的层的频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数据的品质、储层岩性及含流体的性质;因此,对频谱特征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常用软件和实际生产中,对频率属性的应用存在以下的局限:(1)对频谱特征的量化描述相对简单,仅计算出主频、带宽、谱斜率等,难以对频谱的形状进行细致的刻画。如图1a所示为目的层段内的地震数据,图1b为图1a中目的层段内地震数据对应的频谱,其中仅能通过彩色来表示不同频率的能量变化。(2)基于复地震道分析技术计算出的瞬时属性及其派生的大量属性的稳定性受地震数据信噪比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瞬时频率属性。对于单频信号或窄带信号,瞬时频率可以反映信号的主频特征,但对于复杂信号,瞬时频率与数据的傅里叶(Fourier)频率存在较大差异。
在精细处理、目标处理及解释性处理中,频率属性是反映数据品质的重要参数,数据的频谱分析不仅可以为地表一致性处理、去噪、反褶积等提供参数选择的依据,而且还能够度量数据分辨率的高低,特别是频谱的形状与储层的含油气性相关,因此,寻找一种对频谱的奇异性的检测和度量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数据频谱奇异性的检测方法与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频谱的形状进行细致的刻画的问题。
本方法基于以上目的,研究频谱的奇异性,旨在对储层段的频谱形状进行分析,检测出其奇异点及其位置,为解释人员提供一种新的属性,即奇异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地震数据频谱奇异性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的层周围选取时窗数据;
对所述时窗数据进行镶边后,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
将所述频谱中的振幅谱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实部和虚部;
根据所述实部和虚部获得该频谱奇异点的度量值;
根据所述奇异点的度量值确定并输出所述奇异点的位置以及奇异性度量值。
上述一种地震数据频谱奇异性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时窗数据的长度为一个地震子波的长度。
上述一种地震数据频谱奇异性的检测方法,其中,在目的层周围选取时窗数据包括:在所述目的层以上、目的层段或目的层以下选取时窗数据。
上述一种地震数据频谱奇异性的检测方法,其中,根据公式一:
对所述时窗内的数据进行镶边;其中T为镶边的半时窗长度,t为时间,ω(t)为镶边权系数。
上述一种地震数据频谱奇异性的检测方法,其中,根据公式二:
Y′(f)=Y(f)*h(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0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光调制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照明的眼镜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