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记录嵌入式系统运行过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9768.7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4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倪忠建;肖忠炳;何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1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杜林雪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记录 嵌入式 系统 运行 过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开发技术范围,更具体说是一种能记录嵌入式系统运行过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于一般计算机而言,嵌入式系统主要用于特定任务的处理,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控制、数字信息化家电等领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已经能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例如手机、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电饭煲、空调、汽车、数码相机等都包含各种嵌入式系统。
对于较为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如果没有相关的运行记录,往往很难定位故障原因,导致无法顺利解决故障。因此,在嵌入式系统运行期间能够记录其运行过程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特性,有利于快速定位和解决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记录嵌入式系统运行过程的方法,使系统能够在运行期间记录其自身的运行状态,即使在异常掉电的情况下,其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的运行状态也不会丢失,从而便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人员查看系统运行记录,进行故障诊断。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能记录嵌入式系统运行过程的方法,包含有如下步骤:
A.对嵌入式系统运行的软件的代码,判断是否需要记录启动信息,如果是,在其启动函数中,加入将启动信息写入存储介质的代码;否则,执行步骤B;
B.对嵌入式系统运行的软件的代码,按照其执行流程,在每完成一个阶段后,判断是否需要记录该阶段已经完成的信息,如果是,则加入将该阶段已完成的信息写入存储介质的代码;否则,继续进行下一个执行阶段的判断;
C.对嵌入式系统运行的软件的代码,判断是否需要记录正常退出信息,如果是,在其正常退出函数中,加入将正常退出信息写入存储介质的代码;否则,执行步骤D;
D.对嵌入式系统运行的软件的代码,判断是否需要记录掉电信息,如果是,增加处理掉电中断的函数,并通过中断连接将其与掉电中断绑定,以使掉电中断产生时,该处理掉电中断的函数被调用;否则,执行步骤F。
E.在处理掉电中断的函数中,将掉电信息写入存储介质。
F.将上述经过更改的代码经过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烧入所述的嵌入式系统中。
所述的存储介质在嵌入式系统下电后,其存储的内容不会丢失或改变,在系统重新上电后,能继续读取和写入数据。
所述的外部编译生成的软件能够读取存储介质上的数据,并能将数据写入存储介质。
所述的启动信息可以包括与系统启动阶段相关的任何信息,例如:当前时间、启动是否正常、启动所花费的时间等。
所述的该阶段已完成的信息可以包括表明当前系统所处阶段的任何信息,例如:当前时间、之前阶段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等。
所述的正常退出信息可以包括与系统正常退出相关的任何信息,例如:当前时间、开始退出的时间、退出完成时间、退出是否正常等。
所述的掉电信息可以包括与掉电时系统状态相关的任何信息,例如:当前时间、系统所处的状态、系统正在进行的操作、掉电将造成的结果等。
本发明的嵌入式系统中具有能够反复读取和写入数据的存储介质,在其中能运行外部编译生成的软件,并且其能够在外部电源断电的情况下,保持一个短暂时间的供电,并在内部产生掉电中断。无论是在正常运行或异常掉电期间,系统都会将包含运行状态的信息写入存储介质。对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在软件启动和正常停止的代码中,都加入将记录信息写入存储介质的代码;在软件运行的任一阶段,都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将该阶段已经完成的信息写入所述的存储介质的代码;在系统因为掉电而异常停止前,通过掉电中断函数的执行将异常退出的信息写入所述的存储介质。
本发明在利用嵌入式系统软件自身的运行记录下系统运行的状态,便于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员分析系统运行状态,并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排故,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对嵌入式系统的软件代码修改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掉电时记录其状态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和附图2对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为对嵌入式系统的软件代码修改流程图,其具体过程描述如下。
首先,判断是否需要记录系统启动时的信息。如果是,在启动函数中加入将启动信息写入存储介质的代码,然后继续浏览后续代码。否则直接浏览后续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9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