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9591.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岳德鹏;曹睿;姜磊;任慧君;马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90/00 | 分类号: | G06Q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乡 一体化 生态 安全 格局 构建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属于环境生态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城市规划过程中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尽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系统结构性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功能呈现持续退化的发展态势,生态退化的程度在加剧,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同时,土地退化、工业化、城乡化和矿产开发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并由此引发的生态灾害在加重,生态问题更加复杂化。
造成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长期实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模式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护基本上实施城乡分割制,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向农村索取物质资源,农村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免费或廉价的生态服务,但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却没有得到与城市一样的重视与支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城乡生态安全体系不断遭受破坏、日趋破碎化和生态信息交换通道阻断等问题突出,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十分迫切。但是,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理论与规划设计层面上,从城乡统筹的角度,研究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技术并应用于实践的案例较少。
建设生态安全格局,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近十年我国学者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定义、理论基础和构建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其中,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基于生态适宜性和垂直生态过程进行的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分析,是关键生态地段辨识的常用方法。“景观安全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已在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关键生态地段的辨识和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规划中得到应用。但是,总体上看国内外对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开展,研究内容集中在重大工程的生态安全风险评价以及生态安全格局的规划等方面,尚没有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开展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研究的报道。
从目前的专利技术来看,对于生态廊道研究,已有专利涉及,例如,申请号为200710039125.5,名称是构建亚热带城市小型野生哺乳动物迁移用生物廊道的方法的专利,主要为构建的生物廊道的模式,是一条带状绿带,绿带宽度15-20米,绿带结构为“外密内疏”型,其中生物廊道断面结构为对称结构,两侧为边缘带,带中间为核心带,边缘带与核心带之间为缓冲带,边缘带宽度为5-6米,缓冲带宽度为2-3米,核心带宽度为1-2米,所述边缘带为复层混交紧密型林带,所述缓冲带为疏透型灌木带,所述核心带为疏透型小乔木带。本发明可以通过构建适于亚热带城市小型野生哺乳动物迁移的生物廊道,从而达到提高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对于中小尺度上的景观生态规划或者设计,也有专利涉及,例如申请号为200520060943.X,名称为具生态保护功能的护栏的专利,护栏本体下方设有贯通状的廊道槽,并在上方设有沟槽;利用廊道槽形成生态廊道,可利于加速排水,并可供昆虫、动物(如螃蟹)通过。而利于沟槽可栽种绿化植物,从而具有安全、生态保护、美观等功能。申请号为200510010774.3,名称为再生绿化生态空间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一种在非大自然的土地上造园的方法,具体地说是在不断建造的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上寻求“再生土地”并在其上形成绿色植物营造的“再生绿化生态空间”,是一种特种绿地的设计与营造。
对于土地整理的景观格局优化,有少许专利涉及。例如,申请号为201010196317.9,名称为一种土地整理工程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式的专利,主要是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从景观生态的总体格局出发,对大规模改变区域景观格局的土地整理工程规划模式进行优化。景观总体格局分析包括GIS支持下的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和通过最小耗费表明模型构建,通过对关键点、线、局部(面)的保护、重建和组合,进行景观层次的生态重建和保护模式,选择恢复模式的关键位置、构建可持续的景观生态格局。主要实施包括了三个层次:原有自然斑块调查、属性分类和保护,沟渠、道路、绿篱生态廊道的建设和关键廊道交叉点的构建。
由此可知,现有的生态格局规划主要是利用生态学的理念,通过构建生态廊道,在小尺度的景观生态规划或者设计上应用,或者应用在土地整理的格局优化上。但其应用都是局部的、解决单方面问题的应用。这些方法、原则和理念对于城乡一体化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针对整体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来说,从城乡一体化方面进行生态规划的专利是必须的,相关的分析和发明仍需要加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9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子
- 下一篇:光学相位调制电路和光学相位调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