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177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屏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8783.X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谭怡;肖锋;李兰;闫新龙;杨舒琦;魏述平;应栋川;邓理邻;吕焕文;刘嘉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1/06 | 分类号: | G21C11/0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177 压水堆 核电站 反应堆 屏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堆芯屏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177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在所有的反应堆设备中,堆芯是最强的放射性辐射源,运行期间会产生大量的裂变产物和次级辐射源,释放出中子和γ光子。屏蔽理论设计中必须根据堆芯各种辐射源的强度和分布,分析反应堆堆芯、堆内构件、压力容器、一次屏蔽混凝土等的辐照情况,确定一种用于压水堆核电站的反应堆屏蔽结构,满足核电厂辐射防护相关要求。
目前国内在役核电厂,堆芯一般由121或157个燃料组件构成,堆芯外围一般设置围板、反射层、吊篮、热屏蔽等结构,以减弱来自堆芯的中子和γ辐照,典型的二代加M310机型(157堆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内表面快中子注量率峰值一般在8×1010n/cm2/s左右,一次屏蔽混凝土内表面快中子注量率峰值一般在1×109n/cm2/s左右。
对于177堆芯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厂反应堆进行堆芯屏蔽结构的优化设计,该堆芯比157堆芯增加了20个燃料组件,压力容器的设计寿命要求达到60年,对反应堆屏蔽设计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降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表面的快中子注量,展平中子注量分布,确保压力容器寿命满足60年设计要求,又不能过多的增加堆芯屏蔽结构,加大堆芯支撑的载荷。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压水堆反应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相应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177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屏蔽结构,以展平快中子注量分布,降低压力容器中子注量率峰值,确保压力容器寿命满足60年设计要求;减少堆内构件的活化,使反应堆屏蔽设计结果满足核电厂辐射防护相关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177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屏蔽结构,该堆芯屏蔽结构包括在反应堆堆芯外安装的围板以及反射层、吊篮和压力容器,其中,在围板外依次安装有吊篮和压力容器,并在围板与吊篮的空间内填充有反射层,在吊篮和压力容器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水层。
所述的压力容器外设有保温层,并位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一次屏蔽内。
所述的吊篮与压力容器之间的水层厚度在28cm~30cm之间。
所述的堆芯屏蔽结构取消了传统布置在堆芯吊篮外壁的热屏蔽板。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177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屏蔽结构,取消了传统布置在堆芯吊篮外壁的热屏蔽板,简化了堆芯屏蔽结构、减轻了堆芯支撑载荷、降低了堆内构件的活化、有利于改善压力容器内主冷却剂的流动特性、满足压力容器寿命满足60年设计要求,提高了核电厂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177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屏蔽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反应堆堆芯;2、围板;3、反射层;4、吊篮;5、压力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177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屏蔽结构,包括围板2、反射层3、吊篮4以及压力容器5,其中,在反应堆堆芯1外安装有围板2,围板2外依次安装有吊篮4和压力容器5,并在围板2与吊篮4的空间内填充有反射层3,在吊篮4和压力容器5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水层,且水层的厚度在28cm~30cm之间,例如水层厚度可以为28cm,或29cm,或30cm;压力容器5外安装有保温层,并位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一次屏蔽内。该堆芯屏蔽结构取消了传统布置在堆芯吊篮外壁的热屏蔽板,简化了堆芯屏蔽结构、减轻了堆芯支撑载荷、降低了堆内构件的活化、有利于改善压力容器内主冷却剂的流动特性、满足压力容器寿命满足60年设计要求,提高了核电厂的经济性。
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堆屏蔽优化结构,压力容器内表面的快中子注量率峰值约为1.8×1010n/cm2/s,显著低于M310机型(8×1010n/cm2/s),且分布曲线更平坦,确保压力容器寿命满足60年设计要求,提高了核电厂的经济性。在反应堆屏蔽优化结构中,一次屏蔽混凝土内表面快中子注量率峰值约为3.1×108n/cm2/s,显著低于M310机型(1×109n/cm2/s),有利于保证一次屏蔽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为核电厂辐射防护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利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齿距的竹梳
- 下一篇:地下核电站非能动过滤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