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称重提拉法籽晶杆夹持及对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8756.2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林;吴少凡;郑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32 | 分类号: | C30B15/32;C30B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提 籽晶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拉法单晶炉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称重提拉法籽晶杆夹持及对中装置。
技术背景
提拉法具有易观察、可控性高、生长周期短等特点,是人工晶体生长领域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对高质量高均匀性人工晶体的需求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提拉法晶体生长自动化的发展。在目前现有的几种自动提拉方法中,上称重提拉法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精密性高,生长晶体质量好而著称。
由于上称重法电子秤的高精密性,轻微的干扰都容易造成重量数据的波动,造成晶体生长的不稳定。固定在电子秤下面的籽晶杆组件需要悬空不受力,籽晶杆夹持和对中有一点微小的偏差,到晶体籽晶位置就放大成划弧和抖动。目前普通籽晶杆夹持及对中方式(参考专利号ZL:01266981.4《籽晶杆居中调节器》),采用三个螺丝将籽晶杆固定在对中法兰上,由于仅靠三个点的固定,精度较差,籽晶杆容易划弧抖动。另外,当籽晶杆转动速度较快、生长的晶体较重或晶体生长周期较长时,固定螺丝容易松动导致籽晶杆脱落掉入熔体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称重提拉法籽晶杆夹持及对中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籽晶杆使用过程中的抖动划弧及松动问题,拆装调节对中都很方便,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
一种上称重提拉法籽晶杆夹持及对中装置,包含上法兰1,下法兰2,ER螺母,3,弹簧4,螺栓5,ER夹头6,上法兰1的盘面有三等分螺丝孔,下法兰2盘面有与上法兰1盘面上三等分螺丝孔相对应的三等分圆孔,将套有弹簧4的螺栓5穿过螺丝孔与圆孔将上法兰1与下法兰2连接在一起,通过微调螺栓5来调节上法兰1与下法兰2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籽晶杆的中心度,上法兰1与下法兰2中心开有锥形孔,锥形孔的锥角与ER夹头6簧瓣的锥角相同,籽晶杆7穿过ER夹头6,旋紧ER螺母3,法兰中心孔的内锥面迫使ER夹头5的簧瓣向中心收缩,将籽晶杆7固定在法兰盘上。
工作原理:籽晶杆和转动电机小轴套在ER夹头中心内,然后将ER夹头簧瓣一端放入法兰的中心孔中,中心孔有一定的锥角,角度与ER夹头簧瓣的锥角相同,通过旋紧ER螺母,法兰中心孔的内锥面迫使ER夹头的簧瓣向中心收缩,达到夹持籽晶杆和电机小轴的作用。两个法兰通过三个螺栓连接,螺栓外面套有弹簧,通过微调螺栓来精确调整籽晶杆的中心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一种上称重提拉法籽晶杆夹持及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法兰,2为下法兰,3为ER螺母,4为弹簧,5为螺栓,6为ER夹头,7为籽晶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叙述。
实施例一:我们将此籽晶杆夹持及对中装置应用于上称重法生长钇铝石榴石(YAG)晶体,夹持和对中籽晶杆,进行晶体生长实验。晶体生长历时21天,得到晶体尺寸为Φ45*120 晶体等径部分直径偏差<0.5mm,晶体重1056g,晶体表面光滑无生长条纹,内部无散射、无位错。而采用普通的籽晶杆固定及对中装置生长时,晶体等径部分直径偏差>1mm,晶体表面有密集的生长条纹,晶体内部有散射。
实施例二:我们将此籽晶杆夹持及对中装置应用于上称重法生长铽镓石榴石(TGG)晶体实验。晶体生长历时4天,得到晶体尺寸为Φ30*40 晶体等径部分直径偏差<0.5mm,晶体重230g,晶体内部无散射、无包络和气泡。而采用普通的籽晶杆固定及对中装置生长时,由于籽晶杆划弧及抖动,晶体偏心生长,长大角,生长无法继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蔬快速冷冻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下钻孔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