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氏模量测定仪限位砝码托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8511.X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8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健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45 江苏省无锡市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氏模量 测定 限位 砝码 托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理实验仪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杨氏模量测定仪限位砝码托盘装置。
背景技术
杨氏模量是反映材料力学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参量。传统的杨氏模量测定仪采用光杠杆原理,将金属丝受砝码拉力作用下的微小伸长量通过镜面光杠杆放大,并通过置于远处的望远镜和标尺进行观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验者不易在望远镜中找到由光杠杆平面镜反射回来的标尺像,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调节仪器。另外,望远镜距离杨氏模量仪有一定距离,操作过程中需要一人在仪器处增减砝码,另一人在望远镜处观测,或者一人在仪器和望远镜之间来回跑动,因而无法独立而方便地完成实验测量。专利号为2010 2 0150310.9的一体型激光杨氏模量测定仪采用激光光杠杆替代镜面光杠杆,能将放大后的金属丝的微小伸长量直接在杨氏模量实验仪上读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传统杨氏模量测定仪和一体型激光杨氏模量测定仪都存在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增减砝码改变金属丝拉力的过程中,金属丝容易发生晃动,导致读数困难和测量不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对上述两种杨氏模量测定仪的砝码悬挂装置做了改进。
一种杨氏模量测定仪限位砝码托盘装置,包括砝码托盘、限位器、托盘挂杆和紧固螺母,所述砝码托盘为圆盘形,砝码托盘中心有一通孔A,所述限位器为长条形,限位器的中心处有一通孔B,限位器的两端各设一“U”形凹口,所述托盘挂杆的下端带有与所述紧固螺母相配合的螺纹,托盘挂杆的下端先后穿过所述通孔A和所述通孔B后用所述紧固螺母旋接固定,所述限位器两端的“U”形凹口分别活动卡设在杨氏模量测定仪的左右两金属立杆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对杨氏模量测定仪做较小的改进,即可解决测量过程中金属丝容易晃动导致读数困难和测量不准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改进后的杨氏模量测定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限位器的示意图。
图3是杨氏模量测定仪限位砝码托盘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 砝码托盘,2. 限位器,3. 托盘挂杆,4.紧固螺母,5. 砝码,6.金属立杆,7. 金属丝, 8. 活动夹头,11.通孔A,21.通孔B,22. “U”形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砝码托盘1、限位器2、托盘挂杆3和紧固螺母4,砝码托盘1为圆盘形,圆盘中心有一通孔A11;限位器2参见图2,为长条形,限位器2的中心处有一通孔B21,限位器2的两端各设一“U”形凹口22,托盘挂杆3的下端带有与紧固螺母4相配合的螺纹,托盘挂杆3的下端先后穿过通孔A11和通孔B21后用紧固螺母4旋接固定;限位器2两端的“U”形凹口22分别活动卡设在杨氏模量测定仪的左右两金属立杆6上。
如图1所示,将托盘挂杆3悬挂在金属丝7的活动夹头8的下部,将砝码5轻轻加在砝码托盘1的上面,即可开始实验测量。限位器2能有效限制砝码托盘1及金属丝7的晃动,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健,未经陈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