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简易海水淡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5575.4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刚;朱铭;郝兆朋;唐文文;高奇;朱佳裔;杨雪;刘守业;晁宁宁;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6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简易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型海水淡化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锅炉余热或柴油机等废热产生的热水或低温低压蒸汽的小型的简易操作的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蒸馏法海水淡化蒸发技术主要是由海水蒸发出来的蒸汽进入下一效蒸发器进行冷凝。但这个过程所涉及的汽源一般要求比较高,设备控制较复杂。
现有的小型低温海水淡化装置,控制比较复杂,运行过程不稳定,且受到环境的限制不宜大规模的使用,并且在同等产值的情况下设备耗电比较高,成本不宜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小型简易海水淡化装置,尤其适合应用于海岛、舰船或一些小型的废水处理厂等地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简易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原料水泵、冷凝器、蒸发器组、管路混合器、淡水泵、排水调阀以及连接以上设备的管路,还包括循环水泵,所述原料水泵、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组、所述管路混合器和所述循环水泵顺次连接,冷凝器浓海水管路与所述管路混合器相连,所述循环水泵与蒸发器组进水管路相连。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淡水管路与所述蒸发器淡水管路合并为淡水总管,所述淡水总管上设置淡水泵。
进一步,所述循环水泵和所述蒸发器组进水管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进水调阀。
进一步,与所述循环水泵连接的浓海水排水管路上连接排水调阀。
进一步,喷淋系统为可抽拉式喷淋器。
进一步,装置本体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进水调阀为电动调阀。
进一步,所述排水调阀为电动调阀。
进一步,所述循环水泵为射水抽射泵。
本发明的操作方法:首先启动原料水泵,接着启动循环水泵,等水循环建立后,开始对设备进行抽真空,接着开始进汽,等有产品水产出时启动淡水泵,由水质决定进行回收产品水。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了管路的设计和控制方式,精简了水泵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热量利用率,耗电率降低;设备结构紧凑,启动快,操作简便,维修方便,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中:
1、冷凝器 2、原料水泵 3、蒸发器组
4、淡水泵 5、循环水泵 6、进水调阀
7、排水调阀 8、管路混合器 9、冷凝器浓海水管路
10、蒸发器组进水管路 11、冷凝器淡水管路 12、蒸发器淡水管路
13、淡水总管 14、浓海水排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介绍一种小型简易海水淡化装置,装置本体为方形结构,包括原料水泵2、冷凝器1、蒸发器组3、管路混合器8、淡水泵4、排水调阀7以及连接以上设备的管路,还包括循环水泵5,所述原料水泵2、所述冷凝器1、所述蒸发器组3、所述管路混合器8和所述循环水泵5顺次连接,冷凝器浓海水管路9与所述管路混合器8相连,所述循环水泵5与蒸发器组进水管路10相连。
所述冷凝器淡水管路11与所述蒸发器淡水管路12合并为淡水总管13,所述淡水总管13上设置淡水泵4。所述循环水泵5和所述蒸发器组进水管路1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进水调阀6,与所述循环水泵5连接的浓海水排水管路14上连接排水调阀7,进水调阀6和排水调阀7采用电动调阀。
喷淋系统为可抽拉式喷淋器。
所述循环水泵5为射水抽射泵。
由运行经验得知,设备一键起机,在十五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内抽真空即可达到运行要求,此时即可往蒸发室进蒸汽,约十分钟设备即可进入正常运行过程。其中首效的进汽温度控制在65℃左右,浓水的排放温度控制在47℃左右。
和以往同类产品相比,本发明有很多优点:
第一,系统在操作中比较简单。设备满足的一键起停机的运行要求,可以做到一人即可操作设备。
第二,耗电较低。设备在管路系统上进行了改进,去掉了通用的中间水泵和浓海水泵,由循环水泵替代,兼具中间水泵和浓海水泵的作用,同时循环水泵采用射水抽射泵,这样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电能消耗。
第三,设备运行稳定。设备在工艺系统上做出了改进,同时在控制系统上也对设备进行了更改,相对于以往的控制更为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5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