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吊舱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9913.3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军;汤其剑;陈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吊舱隔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吊舱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吊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流或发动机等因素会引起载体产生剧烈振动,这将影响航空吊舱稳定工作以及获取的图像模糊,不利于后续数据处理。
目前航空吊舱中使用的隔振装置多为一级隔振,对振动比较严重的飞机等载体来说,获取到的图像比较模糊,即使后续数据处理完但获取到的图像精度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吊舱隔振装置,该装置提高了隔振效果,获取到了较高精度的图像,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航空吊舱隔振装置,包括:悬浮平台,所述悬浮平台下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隔振器,所述第一隔振器和所述悬浮平台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悬浮平台上设置有第二隔振器,所述第二隔振器上固定连接有转接件的一端,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航空吊舱的固定架;所述第一隔振器、所述第二隔振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转接件的数量相匹配。
所述第一隔振器隔离1-10HZ的振动,所述第二隔振器隔离3HZ以上的振动。
所述第一隔振器和所述第二隔振器具体为:橡胶隔振器、弹簧隔振器、金属隔振器或气垫隔振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悬浮平台上设置有第一隔振器和第二隔振器,提高了隔振效果,能够有效的隔离由于气流或发送机等因素引起的载体剧烈振动,保证了航空吊舱的稳定工作并获取到清晰的图像;该隔振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满足了实际应用中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航空吊舱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连接杆; 2:第一隔振器;
3:悬浮平台; 4:第二隔振器;
5:转接件; 6:航空吊舱的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为了提高隔振效果,获取到较高精度的图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吊舱隔振装置,该装置包括:悬浮平台3,
悬浮平台3下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一隔振器2,第一隔振器2和悬浮平台3之间通过连接杆1连接;悬浮平台3上设置有第二隔振器4,第二隔振器4上固定连接有转接件5的一端,转接件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航空吊舱的固定架6;第一隔振器2、第二隔振器4、连接杆1和转接件5的数量相匹配。
具体实现时,为了获取到稳定性好的图像,第一隔振器2优选隔离1-10HZ的振动,第二隔振器4优选隔离3HZ以上的振动。
具体实现时,第一隔振器2和第二隔振器4可以为橡胶隔振器、弹簧隔振器、金属隔振器和气垫隔振器等。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以四个连接杆1、四个第一隔振器2、四个第二隔振器4和四个转接件5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时,连接杆1与载体(例如飞机等)相连接,航空吊舱安装在航空吊舱的固定架6上。
第二隔振器4和转接件5之间通过螺纹孔或其他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转接件5和航空吊舱的固定架6之间通过螺母或其他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