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加工的色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9777.8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管文琴;王丹英;沈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一品颜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51/06;C08K13/02;C08K5/3417;C08K3/04;C08K3/22;C08K5/12;C08K5/09;C08K5/098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聚氯乙烯塑料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并高效的颜料配制品色砂。即采用特殊处理技术将颜料高浓度均匀稳定的分散在载体树脂中,然后用于聚氯乙烯塑料的着色和加工。
背景技术
随着PVC塑料门窗产品的推广和普及,人们对它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除了在使用性能上有更多的选择外,还希望突破传统的白色,在色泽上给使用者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环境和不同的消费群体。
目前国内生产彩色异型材大体有三种方式:共挤、覆膜和喷涂。但这三种生产方式或者由于投资大、成本高,或者由于耐候性能及附着力差,怕碰撞,不耐刮擦等诸多弊端而难以形成批量生产。而且,这三种方式生产的型材在组装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因为颜色局限在表面,焊接清角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带色差的清角痕,影响了整体美观效果。
因此,开发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彩色塑料异型材是国内型材行业探索研究的课题。通体彩色塑料异型材是能较好地避免上述缺陷的理想材料,基本上可以满足建筑业市场对门窗色彩个性化的需求。
生产通体彩色塑料异型材的配方并非只在原配方中加入颜料,须综合考虑加入颜料后对材料可能引起的变化。虽然着色能力和着色强度是颜料的本性,与PVC配方无关,但颜料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硫化物黯斑、掉色性和分散性等都可能受到生产配方中其它组份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系列用载色体和其它多种形式预分散的颜料,有液体(颜料糊),也有碎片状、粉末状或颗粒状的色母料,可据不同加工条件、不同工艺要求以及不同的配方进行选择。
显然,所述的用载色体和其它多种形式预分散的颜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而其中的辅料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加工的色砂,以满足塑料加工领域的需要。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加工的色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载体 20~45%
助剂 5~10%
颜料 50~70%
所述载体为氯醋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二元共聚树脂UM55)、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三元共聚树脂(UMCH)、氯乙烯-醋酸乙烯-羟基丙烯酸三元共聚树脂(VAOH)、氯乙烯(CPE135)、聚氯乙烯(1000聚合度)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的为氯醋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羟基丙烯酸三元共聚树脂(VAOH)和聚氯乙烯(1000聚合度)的混合物,重量比为:
氯醋树脂 30~70%
氯乙烯-醋酸乙烯-羟基丙烯酸三元共聚树脂 20~50%
聚氯乙烯 10~20%
优选的,所述载体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所述助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铅、硬脂酸镁、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蜡、聚乙烯蜡、苄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或氯乙烯—纤维素醚类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的,所述助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所述苄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可采用市售产品,如安阳市双环助剂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
氯乙烯—纤维素醚类分散剂采用市售产品,如戈麦斯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公司牌号为HPMC的产品;
所述颜料为酞菁绿、炭黑、耐晒黄或铁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的,载体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优选的,助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颜料为酞菁绿、炭黑、耐晒黄或铁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助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氯乙烯—纤维素醚类分散剂 1份
颜料为酞菁绿、炭黑、耐晒黄或铁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常规的物理混合复方,将各个组分混合分散即可。
本发明的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加工的色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一品颜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一品颜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