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推挽逆变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5542.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汤前进;徐敬;柯万宇;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 | 分类号: | H02M7/538;H02J3/3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2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挽逆变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推挽逆变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逆变器和UPS电源,在低压输入时通常将前级电压通过推挽升压再整定成直流高压,再经逆变输出,而推挽架构的电路只常用于3KW以下的中小功率电源,在大于3KW以上及更大功率电源中通常前级以全桥转换再经次边整流电路给后级的电路逆变输出,通常为两级以上的逆变转换,控制电路也为复杂。尽管推挽电路经过了一系列演变,例如推挽谐振软开关、推挽变形软开关等,推挽谐振软开关的实现前级需要稳定的电压条件,推挽变形软开关只在开环工作时才能实现软开关,但要实现大功率转换,功率电路转换复杂,折算效率及利用率不高,无法被设计人员所采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挽逆变电路,本电路基本上一级变换,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逆变电路功率转换级数较多折算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挽逆变电路,包括:推挽电路,用于将外部的DC直流源中的直流电压接入至主功率管,在外部逻辑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所述主功率管轮流导通使得所述DC直流源中的能量经变压器进行高频隔离转换;互锁电路,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推挽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用于实现推挽电路主功率管的控制信号互锁功能;钳位回馈电路,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推挽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实现推挽电路主功率管的尖峰电压钳位及主功 率管的零电压导通或零电流关断;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推挽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对所述变压器副边的高频电压进行整流及滤波;换相回馈电路,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换相回馈电路的输出端用于与外部电网连接,通过逻辑控制电路控制换相回馈电路中的功率管轮流导通并将滤波后的电压回馈至电网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推挽电路包括:第一主功率管、第二主功率管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功率管的漏极和所述第二主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主功率管的栅极和第二主功率管的栅极分别与外部的逻辑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主功率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主功率管的源极连接到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推挽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逻辑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主功率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一电阻和连接在所述逻辑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主功率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二电阻。
更进一步地,所述互锁电路包括第三功率管和第四功率管;所述第三功率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主功率管的栅极,所述第四功率管的漏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主功率管的栅极;所述第三功率管的源极与第四功率管的源极连接到地;所述第三功率管的栅极与第四功率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逻辑控制电路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互锁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逻辑控制电路与所述第四功率管的栅极之间的第三电阻和连接在所述逻辑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三功率管的栅极之间的第四电阻。
更进一步地,所述钳位回馈电路包括: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五功率管、第三二极管和电感;所述第五功率管的漏极通过所述电容连接至所述第一主功率管和第二主功率管的源极;所述第五功率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电感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所述第五功率管的栅极通过连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一 主功率管的漏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五功率管的漏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所述第二主功率管的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第五功率管的漏极;第三二极管阴极连接至第五功率管的源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更进一步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至所述第五功率管的漏极,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第一主功率管的漏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至第二主功率管的漏极;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第五功率管的源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第五功率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电感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5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调色温的LED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