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灭火机手灭火时穿的组合式防护服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5145.4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文;金守祥;于文男;靳松;尹继波;蔡志勇;张赫;李艳霞;邓勋;杜嘉林;宋小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灭火机 灭火 组合式 防护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服,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森林风力灭火机手灭火时穿的组合式防护服。
背景技术
风力灭火机是用于扑救草原和森林火灾的动力机具,风力灭火机由灭火机手携带并操作,可直接或与其它近距离扑灭工具(如:灭火拍子)配合扑灭明火。它的有效扑火距离不能超过1.5米,因此要求风力灭火机手必须尽可能的接近火源灭火;在近距离灭火时,风力灭火机手要面对赤热的火焰和旋风刮起的火星的直接伤害,甚至使人无法工作。目前,灭火机手灭火时穿的防护服大多采用棉纤维面料制作的阻燃服,这种面料虽然有一定的阻燃作用,但不能阻隔火焰产生的热辐射(阻燃服的热防护性能TPP/(KW/m2)≥126)。由于风力灭火机手是左手在前轻微侧身操作灭火,其身体局部如左手、左臂、左腿、左脚、左半身的迎火源的部分直接受到的热辐射的伤害,是需要采用特殊防护的地方,要用反热辐射材料进行防护;同时,森林防火是山野运动战,扑火时风力灭火机手要拿着近13kg重的风力灭火机在高温辐射环境下扑火,劳动强度极大,其身体内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发出去,将严重影响风力灭火机手的灭火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阻燃服不能阻隔火焰的辐射热,影响灭火机手的灭火效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风力灭火机手灭火时穿的组合式防护服。
本发明的组合式防护服包括隔热上衣、两个隔热手臂套、两个大腿隔热垫和两个隔热脚腿套,所述隔热上衣包括左前襟、左半袖、右前襟、右半袖、衣领、后衣片和两条半袖收紧带,左前襟和右前襟分别设置在后衣片的前面左、右侧,将左前襟、右前襟与后衣片缝合成坎肩,左半袖和右半袖分别设置在坎肩的左、右袖筒处,将左半袖、右半袖与坎肩缝合成隔热上衣,左前襟与右前襟通过钮扣、拉锁或粘扣连接,衣领缝合在隔热上衣的领口处,左半袖和右半袖的袖口处各缝合一条半袖收紧带,两个隔热手臂套分别设置在左半袖和右半袖的袖口处,两个大腿隔热垫均设置在隔热上衣的下面,两个隔热脚腿套均设置在与两个大腿隔热垫的下面,左前襟、左半袖、衣领、两个隔热手臂套、两个大腿隔热垫和两个隔热脚腿套均采用防辐射面料,右前襟、右半袖和后衣片均采用棉纤维面料或网格布。
本发明与现有阻燃服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灭火机手在进行灭火工作时,主要是人体左侧部分直对灭火点,所以本隔热服是以人体左侧部分作为主隔热区,即左上臂、左前襟、两大、小腿前部及两脚面以及脖颈和下颏为主隔热区,组合式隔热服对应的主隔热区采用隔热且具有防辐射热的面料制作。其它部位为非隔热区,即右上臂、右前襟为非隔热区,非隔热区部位采用薄且透气好的一般棉纤维面料或网格布,隔热服上衣的后衣片部分可采用镂空或透气性较好的面料,以便使人体的内热得以散发。这种阻燃面料与防辐射热的面料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式隔热服既能阻隔外部火焰赤热,又能将人体内部集热很快散发出去,在提高灭火机手身体的舒适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本发明是结合人体重点隔热区,设计成多件套组合式隔热服,比较典型的是四件套组合式,即隔热上衣、大腿隔热垫、隔热脚腿套、隔热手臂套,每个部分都可独立使用,各个部分可以相互连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组合。
三、在扑火时没有直接受到热辐射照射的部位,可采用透气性好的阻燃材料或镂空;这样设计可减轻本发明组合式隔热服的重量,穿着更舒适,并可降低成本。
四、本发明的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TPP/(KW/m2)≥764)。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合式隔热服的整体结构主视图(正面视图);
图2是隔热上衣的主视图(隔热上衣的正面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隔热上衣的背面视图);
图4是隔热手臂套10的主视图;
图5是大腿隔热垫20的主视图;
图6是隔热脚腿套30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注:图中带麻点部分为阻燃薄面料或网格布,其余部分为防辐射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5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