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毒生姜组培苗大田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2331.2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农定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定霖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35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毒 生姜 组培苗 大田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利用煤球废渣、菌糠、锯末混合物为栽培基肥的脱毒生姜组培苗大田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生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植物,营养丰富,是药、食、加工等多用途经济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外贸产品。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的土传病害,连作发病严重,造成大量减产,一般减产30%~50%,国内外目前尚无高抗病毒的生姜品种和高效杀病毒药剂,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生姜苗,成为防治病毒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首选方法。脱毒姜种划分为3代:一代脱毒种为原原种,即在防虫网室条件下用试管苗生产的姜种;二代脱毒种为原种,即用姜原原种在隔离条件下生产的姜种;三代脱毒种为生产种,即用脱毒姜原种在隔离条件下生产的姜种;三代脱毒种可在生产中推广,有效期为3~5年。目前,脱毒生姜组培苗大田栽培一般方法如下:选择平坦肥沃的土地,深耕25cm以上,每亩施猪牛粪1000~2000公斤,钾肥10~15公斤作基肥,然后栽培脱毒生姜组培苗。但是按照上述方法栽培脱毒生姜组培苗,存在施用大量农家肥为基肥,使种植成本加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以三代脱毒生姜种为生产种的易于推广、产量高、种植成本低的脱毒生姜组培苗大田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毒生姜组培苗大田栽培方法,包括栽培基肥的配制和脱毒生姜组培苗的栽培,其中:
所述的栽培基肥的配制包括:
(1)所述栽培基肥的组分包括煤球废渣、锯末和食用菌废弃物;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煤球废渣50~60份、锯末20~30份、食用菌废弃物20~30份;
(2)所述栽培基肥的配制工艺为:
①将锯末筛除杂质后,加入磷肥、农家肥;将锯末、磷肥、农家肥混合均匀堆成垛堆,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垛堆表面,促使锯末发酵;经过25~35天后,掀开覆盖的薄膜,在垛堆表面淋粪水再盖好薄膜,继续堆沤5~10天;
②在向①中垛堆表面淋粪水的同时,取相应重量份数的煤球废渣、食用菌废弃物,将它们充分压碎后,混合均匀堆沤在一起;
③按照栽培基肥的各组分重量份数比,将①中最后得到的锯末和②中煤球废渣、食用菌废弃物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栽培基肥成品;
所述的脱毒生姜组培苗的栽培包括:
(1)先将脱毒生姜组培苗经过室内常温练苗7~10天,然后假植在细砂中,并覆盖遮阳网、喷雾清水,假植30~45天后,每3天喷淋1次0.1~0.2%硝酸复合肥,待新生长叶子1~2片后揭开遮阳网驯化练苗1~2天,即可将脱毒生姜组培苗移到大田栽培;(假植期间,喷淋硝酸复合肥的次数,主要还是根据组培苗的长势情况而定,一般保证一周至少喷淋一次即可,不过据发明人实践,每3天喷淋一次的效果最为明显。)
(2)移栽脱毒生姜组培苗到大田后,将配制好的栽培基肥覆盖在脱毒生姜组培苗的根部,然后淋水定根;
(3)待脱毒生姜组培苗长高7~15厘米时,在脱毒生姜组培苗的根部再次覆盖栽培基肥;在整个脱毒生姜组培苗生长期,需重复覆盖栽培基肥2~4次,直至脱毒生姜组培苗长成。
上述的脱毒生姜组培苗在再次覆盖栽培基肥前先施用复合肥进行追肥。同时在这个脱毒生姜组培苗生长期中,视土壤的干湿程度进行浇水,以及除草等。
上述的食用菌废弃物为新鲜的食用菌废菌棒。食用菌废弃物是采摘食用菌后遗留在种植地的废弃物或是生产食用菌加工完成后的废弃物;且是未晒干的,这样我们在堆沤煤球废渣和食用菌废弃物的混合物时,即使不加水也可以起到沤制混合物的功效。
上述的农家肥为人的粪尿或牧畜的粪尿。加入农家肥即可为沤制锯末提供发酵水分,又可增加发酵后的锯末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钙、镁、硫、铁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等。在锯末堆沤发酵中加入磷肥、农家肥的量可以视情况而已,一般为锯末重量的10~30%。
本发明中使用的锯末是指在进行木材加工时因为切割而从树木上散落下来的树木本身的沫状木屑,如木糠;经发酵腐烂后的锯末,营养全面,无偏氮缺磷钾之虞,且质地疏松,干湿适中,具有促组培苗健壮生长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定霖,未经农定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2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炉烟气的物理显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凹叶厚朴种子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