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1981.5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永井隆一;熊本忠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516;H01R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李浩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具备接地的屏蔽部件(壳(shell))的屏蔽连接器(shield connector)被众所周知(例如,专利文献1)。在此种屏蔽连接器中,该屏蔽连接器及配对连接器都通过在保持接触器(端子)的外罩(housing)安装屏蔽部件,经由屏蔽部件将噪声引入接地部。
此外,在连接器中,最好防止在配对连接器、其它的异物等带电物体接近时可能产生的对接触器的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保护接触器连接的电路部。为此,采用如下方法:朝着配对连接器等接近的一侧,将接地的金属体配置在接触器的前方,使得对该金属体进行静电放电。
专利文献1的屏蔽连接器,具备保持接触器的树脂制的外罩、由收纳外罩的金属板构成的屏蔽盒(shield case),屏蔽盒与接地部连接。该屏蔽盒是用于噪声对策的部件,并且还作为用于对接触器的静电放电对策的部件(上述金属体)起作用。
在该专利文献1中,多个接触器排列成多列,考虑到当该接触器列的间隔大时,对接触器而非屏蔽盒放电的可能性增大,在分别配置在两个嵌合凹部的接触器列之间,与屏蔽盒的前面(嵌合面)一体地设置有桥接部(bridge)。通过这样地两端和屏蔽盒相连的该桥接部,使放电电流流入接地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31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例如在用于汽车搭载的通信设备的屏蔽连接器中,对提高通信质量、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希望充分抑制从设备朝向外部的噪声的产生以及来自外部设备的噪声的影响,并且更切实地防止在连接器插拔时等情况下对接触器的静电放电。为满足此需求,单单像专利文献1那样将外罩收纳进屏蔽盒或者在嵌合面设置桥接部是不够的,希望通过设置使屏蔽部件和配对连接器的屏蔽部件接触的接触结构而确保高的屏蔽性能。
作为该接触结构,例如有悬臂弹簧式的接触件。图9(A)所示的屏蔽连接器7具备具有一个嵌合凹部85并保持接触器84的外罩80、以及以覆盖外罩80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的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屏蔽壳81。将屏蔽壳81的两侧面部向内侧切开立起的部分是作为悬臂弹簧的接触件82。该接触件82是用来通过和配对连接器的屏蔽部件接触而电气地连接,经由屏蔽壳81将噪声流入接地部的部件,并且还是用来通过延伸至接触器84的前端的前方,防止对接触器84的静电放电的部件。
但是,由于有时在一个屏蔽连接器也需要2个以上的嵌合凹部,本发明人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和图9(A)同样,当以覆盖外罩80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屏蔽壳81时,成为图9(B)所示屏蔽连接器8那样的方式。即,屏蔽连接器8具备具有2个嵌合凹部85A、85B的外罩80、以及屏蔽壳81。在该图9(B)的方式中,嵌合凹部85A、85B的数量越多,接触件82、82的间隔则比(A)的方式相应地变大。于是,即使来自人体、包含配对连接器而构成的束线(wire harness)等的带电物体对屏蔽壳81的两侧面附近的接触器84的放电电流能够被接触件82、82捕捉,嵌合凹部85A、85B的边界附近的接触器84距接触件82远,与接近该嵌合凹部85A、85B的带电物体和接触件82的距离相比,该带电物体和接触器84的距离变得更小,所以有可能与接触器84而非与屏蔽壳81短路。
在此,为防止和距离接触件82远的接触器84的短路并且确保高屏蔽性能,能够考虑在嵌合凹部85A、85B之间设置形成有面对嵌合凹部85A侧的接触件82的屏蔽壁、以及形成有面对嵌合凹部85B侧的接触件82的屏蔽壁。即,如果通过屏蔽壳81、以及嵌合凹部85A、85B之间的屏蔽壁分别包围嵌合凹部85A、85B,并且在嵌合凹部85A、85B的边界也配置接触件82,则从确保高屏蔽性能、以及更为切实地防止和接触器84的短路的观点来看是理想的。
然而,连接器和在嵌合凹部85A、85B之间设置的屏蔽壁的厚度以及接触件的突出宽度相应地大型化。对连接器的省空间化的需求高,该厚度也不能够忽视。
因此,本发明人在维持满足既定的屏蔽性能,并且防止和接触器的短路的静电放电对策的同时,在谋求小型化的目的上推进研究,从而得到了以下构思:在嵌合凹部85A、85B之间,沿着外罩80的前面设置一些金属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未经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