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防爆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1628.7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1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宇;黄红武;周水庭;向铁明;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C5/20 | 分类号: | B60C5/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防爆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尤指一种缓冲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胎一般分为充气轮胎及免充气轮胎,免充气轮胎虽然使用时省去了充气过程,使用较为方便,但是轮胎的胎壁较厚,甚至为实心胎,因此弹性不足,缓冲效果较差,避震性能不好。为此,目前免充气轮胎还是不能完全替代充气轮胎。
然而,充气的空心轮胎却也存在不足之处:
1、充气的空心轮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一旦被尖锐物扎破胎壁或者遭遇突然爆胎,轮胎内的气体会迅速泄漏导致车辆失去平稳,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车辆损坏甚至人身安全。
2、充气的空心轮胎内部空腔是一个整体,当轮胎被尖利物扎破后,将使轮胎内的气体瞬间泄漏,致使车辆无法行走,从而耽误人们的出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3、充气的空心轮胎由于其内部腔室是一个整体,而加气阀的出气孔只有一个,充气速度慢,特别是在没有气汞的情况下,充气很困难。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针对现有充气轮胎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经过长期研究、深入构思,终于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突遇爆胎也不会使其内气体全部泄漏的缓冲防爆轮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缓冲防爆轮胎,其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气压室,每个气压腔都设有与为轮胎充气的气压阀相连的气孔。
所述轮胎的胎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隔板,将胎体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的气压室。
所述的隔板为垂直于轮胎轴线的环形径向隔板,从而将胎体内腔沿轴向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的气压室。
所述的隔板为平行于轮胎轴线且其延长线与轮胎轴线相交的轴向隔板,从而将胎体内腔沿圆周方向分隔成至少两个所述的气压室。
所述的隔板为至少一块垂直于轮胎轴线的环形径向隔板,及至少一块平行于轮胎轴线且其延长线与轮胎轴线相交的轴向隔板。
所述的隔板为一块垂直于轮胎轴线的环形径向隔板,八块平行于轮胎轴线且其延长线与轮胎轴线相交的轴向隔板,从而将胎体内腔分隔成八个所述的气压室。
所述的气孔设置在轮胎的胎体上,或者设置在与轮胎配合的轮圈上。
所述的隔板与所述胎体一体成型,或者以独立的部件安装固定在所述胎体之内。
所述的各气压室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独立的胎体而形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所述的轮胎设置了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密闭的气压室,每个气压室的漏气对其他气压室不会产生影响,这样可以杜绝因轮胎突然爆胎而快速漏气后干瘪致使车辆失去平稳的现象,从而减少车辆损失,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乘车人员造成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真正达到防爆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每个气压室各自独立,一个漏气后不会影响其他气压室的气压,因此在爆胎后也可以保证车辆继续行驶一段时间,给人们的出行减少一些损失。
2、由于可在轮胎内部设置隔板,隔板还起到了支撑作用,因此使轮胎在运转中稳定性大大提高。
3、由于设置了多个气压室,气压阀可以同时对各个气压室进行充气或者放气,因此轮胎充气放气快速,使用方便。
4、本发明所述的轮胎从外表看没有改变原有轮胎的构造及材料,但相较现有轮胎来说却更安全,承受气压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所揭示的是一种缓冲防爆轮胎,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轮胎1在胎体11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隔板,将胎体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气压室,本实施例,所述的隔板为垂直于轮胎轴线的环形径向隔板12,从而将胎体内腔沿轴向分隔成两个气压室13。另外,每个气压腔13的侧壁都设有与气压阀(用于给轮胎充气,图中未示出)相通的气孔14。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轮胎1同样在胎体1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并将胎体内腔分隔成若干气压室。本实施例,所述的隔板设有四块,且为平行于轮胎轴线且其延长线与轮胎轴线相交的轴向隔板15,从而将胎体内腔沿圆周方向分隔成四个气压室13。同样的,每个气压腔13的侧壁都设有与气压阀相通的气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虫组合物
- 下一篇:螺栓精孔加工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