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废水、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0912.2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2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明;岳昌盛;赵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垃圾 焚烧 处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垃圾处置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处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盐废水、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垃圾焚烧可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置利用,成为国内外垃圾处置的重要发展趋势。但垃圾焚烧也产生一定的焚烧飞灰,飞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含有大量水溶氯盐,水溶氯盐的存在加大了飞灰的处置难度,以水泥窑处置垃圾焚烧飞灰为例,一方面,水泥产品对氯元素的含量有严格要求,根据国标《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要求,水泥化学指标中氯离子含量≤0.06%;另一方面,水泥窑高温处置过程中,在窑炉高温区挥发的氯盐容易在低温区冷凝结皮,影响窑炉生产,甚至导致停产。可见,脱除飞灰中的水溶氯盐有利于飞灰的进一步处置。常用的垃圾焚烧飞灰在水洗处置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水洗废水,由于大量可溶氯盐从飞灰中洗脱,导致二次污染高盐废水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盐废水、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高盐废水、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方法在水洗处置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水洗废水,由于大量可溶氯盐从垃圾焚烧飞灰中洗脱,导致二次污染高盐废水产生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高盐废水、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方法,包含:
步骤一:以高盐废水为溶剂,将所述垃圾焚烧飞灰与所述高盐废水混合并进行水洗;
步骤二:在所述水洗完成后,将所述步骤一形成的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作为上清液的高浓度盐水和一次污泥。
作为优选,本方法还包含:
步骤三:在所述一次污泥中加入脱水剂。
作为优选,本方法还包含:
步骤四:在所述步骤三完成后,进一步分离所述一次污泥,得到二次污泥。
作为优选,本方法还包含:
步骤五:烘干所述二次污泥。
作为优选,所述脱水剂加入量为一次污泥重量的0.01%~0.05%。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一中的高盐废水中加入分散剂。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成分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共聚物,相对分子量为1000~10000。
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絮凝剂。
作为优选,所述絮凝剂成分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量为500万~700万。
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盐废水和垃圾焚烧飞灰的配比质量百分比范围为80%-95%:20%-5%。
与传统水洗方式处置垃圾焚烧飞灰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盐废水、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置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可以就近处置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利用高盐废水的水资源,属于“以废治废”,有利于垃圾处置废弃物的安全、环保处置;
(2)可以有效降低飞灰中的可溶氯盐含量,有利于进一步实现飞灰的安全环保处置,且同时不会产生增量废弃物;
(3)体现了垃圾处置行业固、液废弃物的协同处置,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含氯量为15%的垃圾焚烧飞灰和含盐量2000mg/L的高盐废水,以10%和90%的比例进行混合。高盐废水中加入20ppm分散剂;垃圾焚烧飞灰和高盐废水混合20min后,投加10ppm絮凝剂,经混合、沉淀、澄清后,将上清液和一次污泥进行分离;然后在一次污泥中加入污泥量0.01%的脱水剂,通过真空抽滤方式实现泥、盐水的进一步分离,得到最终飞灰污泥,即二次污泥,含水率35%左右;经105℃下烘干后测定表明污泥的氯含量为1.30%,产生上清液的浓度为18000mg/L。
实施例2
将含氯量为15%的垃圾焚烧飞灰和含盐量7000mg/L的高盐废水,以11.1%和88.9%的比例进行混合。高盐废水中加入20ppm分散剂;垃圾焚烧飞灰和高盐废水混合30min后,投加15ppm絮凝剂,经混合、沉淀和澄清后,将作为上清液的高浓盐水和一次污泥进行分离;然后在一次污泥中加入污泥量0.02%的脱水剂,通过板框压滤方式实现泥、盐水的进一步分离(进一步分离出来的盐水并入上述的上清液中),得到最终飞灰污泥,即二次污泥,含水率42%;经105℃下烘干后测定表明污泥的氯含量为1.98%,产生上清液的浓度为25500mg/L。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氧化性的高透节能门窗基材
- 下一篇:沙生野菜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