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8744.3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1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忠;肖堃;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61 | 分类号: | H04L12/86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场 通信 软件 逻辑 链路层 流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逻辑链路层设置用于对传输的数据帧进行流量控制的发送窗口及接收窗口;
B、根据上层应用确定的传输速率、信道质量确定的通信延迟时间以及数据帧的大小动态调节所述发送窗口尺寸及接收窗口尺寸;
C、所述发送窗口根据所述发送窗口尺寸的大小对发送端进行流量控制,所述接收窗口根据所述接收窗口尺寸的大小对接收端进行流量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窗口尺寸满足:ReceiveWindow=[FWT×DATARATE_MAX]/[(2+Link Miu)×8],其中,ReceiveWindow 表示接收窗口尺寸,FWT表示通信延迟时间,DATARATE_MAX表示传输速率,Link Miu表示发送端与接收端建立连接时指定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速率为106kbps、212 kbps或424 kbp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端建立一缓冲区,用于缓冲接收到的数据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数据帧的过程包括步骤:
A1、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
A2、判断所述数据帧序号是否在接收窗口之内;
A3、当所述数据帧序号在接收窗口之内时,判断所述数据帧序号是否等于接收窗口下界;
A4、当所述数据帧序号不等于接收窗口下界时,将该数据帧序号对应的数据帧放入到缓冲区;
A5、当所述数据帧序号等于接收窗口下界时,在所述缓冲区中查找是否含有与该数据帧序号组成连续序列的数据帧;
A6、当在所述缓冲区中没有找到能够与该数据帧序号组成连续序列的数据帧时,向接收端返回一确认帧,确认收到数据帧序号等于接收窗口下界的数据帧;
A7、当在所述缓冲区中找到能够与该数据帧序号组成连续序列的数据帧时,将接收到的数据帧与所述能够组成连续序列的数据帧组成数据帧组,向接收端返回一确认帧,确认收到所述数据帧组中序号最大的数据帧:第i个数据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7中,返回确认帧后,接收窗口下界设置为:FrameExpected =i+1,接收窗口上界设置为:TooFar = (i + ReceiveWindow ) MOD (MaxSeq + 1),其中,FrameExpected表示接收窗口下界,TooFar表示接收窗口上界,MaxSeq表示需传输的数据帧序号的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发送新的数据帧时,对发送窗口上界加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通信软件栈逻辑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确认帧时,判断所述确认帧是否是发送窗口下界对应的确认帧,当是时,对发送窗口下界加1,否则将该确认帧的序号加1后作为新的发送窗口下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87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铆枪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排气管压力装置的挤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