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烟专用锂离子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7254.1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5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民;姚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恒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8;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专用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烟专用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电子烟产品目前存在的瓶颈是由于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和容量的问题,容量大了,体积也大了。电池容量大,可增加电子烟抽吸口数,但电子烟的体积也会随着电池容量增大而增大,失去了实用性和外观上的严重失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子烟专用锂离子电池,旨在解决现有电子烟因电池的容量小,从而导致电子烟的抽吸口数少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烟专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一段烟管、通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烟管前端与后端的第一密封塞与第二密封塞密封装在所述烟管中的锂离子电池芯;在所述的锂离子电芯中内设有一通气通线管道;在所述的第一、二密封塞外分别对应密封设有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芯的正负极片分别连接一正极连接导针导线和一负极连接导针导线,所述的正极连接导针导线和负极连接导针导线自所述第二密封塞和第二定位片穿过后引出。
所述的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塞设有簿壁防爆点,所述的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上设有的泄气孔,分别与所述的簿壁防爆点位置相对应。
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塞、第二密封基上的簿壁防爆点分别为2个,设在所述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的泄气孔分别为2个。
所述的簿壁防爆点直径为1mm,所述的泄气孔的直径为1.5mm。
所述的第一、二密封塞为橡胶制成,所述的第一、二定位片为塑料制成,所述的烟管为塑料制成。
所述的密封塞为丁基橡胶制成。
所述的烟管为圆柱形管。
所述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与所述烟管的连接端采用密封胶密封。
所述通气通线管中穿入二根用于把所述烟管两端的电路连通的电线。
本发明通过采用电子烟的烟管作为电池外壳,在同尺寸与容积的烟管中装入无外壳的电芯,因电池取消了外壳,所以增加了电芯的体积,也就增加了电池的容量,电池容量大了,电子烟的抽吸口数也就增多了。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塑料圆柱形外壳电子烟专用锂离子电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管,2.第一定位片,3.第一密封塞,4、通气通线管道,5.锂离子电芯,6.正极连接导针导线,7.第二密封塞,8.负极连接导针导线,9.第二定位片,10、连接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该图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专用锂离子电池的剖视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有关的部分。
参见图1所示,一种电子烟专用锂离子电池,包括一段烟管1、通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烟管前端与后端的第一密封塞3与第二密封塞7密封装在所述烟管1中的锂离子电池芯5;在所述的锂离子电芯5中内设有一通气通线管道4;在所述的第一、二密封塞外分别对应设有第一定位片2、第二定位片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芯的正负极片分别连接一正极连接导针导线6和一负极连接导针导线8,所述的正极连接导针导线6和负极连接导针导线8自所述烟管1一端的第二密封塞7和第二定位片9穿过后引出。
所述第一定位片2、第二定位片9与所述烟管1的连接端采用专用密封胶密封。
所述通气通线管4的作用是专为电子烟设置的,因吸烟时是通过烟管1吸气,气流通过通气通线管4吸动电子烟控制开关通电而产生雾器;通气通线管4的另一作用,就是在通气通线管4中穿入二根连接电线10,这二根连接电线10用于把烟管1两端的电路连通。
所述的第一密封塞3、第二密封塞7上设有簿壁防爆点,与所述的第一定位片2、第二定位片9上设有的泄气孔的位置相对应。
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塞3、第二密封塞7上的簿壁防爆点分别为2个,设在所述第一定位片2、第二定位片9的泄气孔分别为2个。
所述的簿壁防爆点直径为1mm,所述的泄气孔的直径为1.5mm。
设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塞7上的2个簿壁防爆点对准设在第二定位片9上的泄气孔,当锂离子电芯5不正常时产生的气体会把所述的簿壁防爆点冲破,能有效地释放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气体,防止了气体不及时排泄而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恒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余姚恒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