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液体密封装置的立式离心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3163.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顾济林;顾坤一;杨善成;沈学斌;陈伟;孙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5/00 | 分类号: | B04B15/00;F16J15/14;F16J1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液体 密封 装置 立式 离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液体密封装置的立式离心机。
背景技术
离心机是利用转鼓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来实现悬浮液、乳浊液及其它非均相物料的分离或浓缩的机器。
离心机按分离原理来分,主要有过滤式和沉降式两种分离形式;按固相卸料形式来分,可分为重力卸料、人工上卸料、人工下卸料、离心卸料、刮刀卸料、真空吸料和螺旋卸料等机型,本发明只涉及立式上卸料离心机,包括SS三足式和PS平板式人工上卸料离心机,以及SD三足式和PD平板式人工吊袋式上卸料离心机。
三足式和平板式上卸料离心机结构相对简单,对物料的适用性强,是应用面最广的过滤式离心机,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是:转鼓固定在轴承座支承的主轴上,由电机经过皮带传动主轴进行旋转,转鼓内的鼓壁上钻有小孔,鼓壁内附一层滤布,当物料进入旋转的转鼓时,固相被阻挡在转鼓中的滤布内,液相则经过滤布被甩到机壳内并从机座内的环形集液槽排液口流出,停机后将固相卸出即完成整个工作过程。
考虑到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离心机的主轴一般主要由45号钢或40Cr钢来制作,机械性能优良,价格低廉,是传统的轴类首选钢材,但这些钢材都有致命的缺点,就是防腐蚀能力差,为了防止物料中的腐蚀性液体对主轴的浸蚀,可以采用一些迷宫式结构来进行阻隔,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有挥发性腐蚀气体的物料来说,防腐的难度就更大,因为处理有挥发性物料的离心机一般都要求密闭操作,所以在离心机内部充满了腐蚀性气体,对主轴损害最大,首先主要危害是腐蚀造成主轴表面粗糙,磨损油封,造成腐蚀性液体进入轴承座,致使轴承腐蚀,使离心机产生危险;其次是对主轴的腐蚀可能造成主轴在使用过程中拆断,产生重大事故。
综上所述,挥发性腐蚀气体对离心机主轴的危害非常明显,所以需要一种安全、节能环保的密封装置来提高离心机主轴的安全性,来提高离心机的综合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液体密封装置的立式离心机,通过在转鼓与轴承座之间设置密封仓,向密封仓中泵入液体,使得离心机在启动和停止时都能使主轴与转鼓内的腐蚀气体隔离,达到密封保护的作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液体密封装置的立式离心机,其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轴承座、与轴承座相连接并由电机驱动的主轴和安装在主轴上的转鼓,在转鼓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转鼓与轴承座之间的密封仓、位于密封仓下方并与密封仓相连通的贮水仓、用于将贮水仓中的液体抽入密封仓中的泵、驱动泵运转的泵电机,密封仓上连接有排放密封仓内液体的液体排放管。
优选地,密封仓排放液体的出口高于密封仓的底面,可使密封装置在停机时保持封闭。
优选地,密封仓为迷宫结构,可使密封装置在旋转状态下保持密闭。
进一步优选地,液体排放管连接在所述迷宫结构的底部,可定期更换被腐蚀气体溶解的水,保持密封装置有效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密封仓与泵通过进液管相连接,贮水仓与泵通过一管道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在多种立式上部卸料离心机的应用中,尤其是在有挥发性腐蚀气体存在的物料分离使用中,通过在转鼓与轴承座之间设置密封仓,向密封仓中泵入液体,使得离心机无论是启动还是停机,都可以实现保护离心机主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经常性地更换密封水,使用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离心机启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离心机停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轴承座;3、主轴;4、转鼓;5、密封装置;6、密封仓;7、贮水仓;8、泵;9、泵电机;10、液体排放管;11、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牡丹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