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1015.5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金仁奎;金敬洙;南京钟;金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ADM21有限公司;金仁奎 |
主分类号: | B60S1/32 | 分类号: | B60S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静;张云肖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刮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刮器,用于擦拭机动车辆的挡风玻璃。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扰流器(spoiler)的雨刮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装有挡风玻璃雨刷装置,用于清洁或擦拭挡风玻璃的表面。挡风玻璃雨刷装置包括雨刮器、雨刷臂以及使雨刷臂振动的雨刷电机。雨刮器可释放地耦接至雨刷臂。雨刮器通过雨刷臂放置在挡风玻璃的表面上。雨刮器擦拭挡风玻璃的表面,同时通过雨刷臂的振荡运动在挡风玻璃上滑动。
雨刮器具有细长型雨刷橡胶和框架结构。雨刷橡胶放置成与挡风玻璃表面接触。框架结构沿着其长度保持和支撑雨刷橡胶。框架结构可包括一个组件,该组件具有一个主控制杆(lever,操作杆)以及与主控制杆连接的多个叉形控制杆(yoke lever)。主控制杆连接至雨刷臂。叉形控制杆在其中间与主控制杆或另一个叉形控制杆连接。叉形控制杆保持雨刷橡胶。
当机动车辆行驶时,撞击在挡风玻璃上的风或气流沿着放置于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的整个长度对雨刮器施加作用力。雨刮器通常直立在倾斜的挡风玻璃的表面上。因此,由风或气流施加的作用力沿着将雨刮器从挡风玻璃的表面提升的方向发生作用。机动车辆行驶得越快,这种提升力就越强。这就削弱了雨刷橡胶与挡风玻璃表面之间的接触,从而降低了擦拭性能。
为了解决由雨刮器的提升造成的擦拭性能降低的问题,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是将扰流器附接至雨刮器。扰流器与风或气流相互作用,从而沿着与雨刮器的提升相反的方向施加作用力。通过实例,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3-0031158公开了一种雨刮器,其中扰流器附接至主控制杆。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将盖体连接到雨刮器,从而覆盖主控制杆和叉形控制杆。通过另一个实例,韩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2006-0051763公开了一种具有这种盖体的雨刮器。
发明内容
保持雨刮器的控制杆组件的整个高度越低,控制杆组件可承受的空气阻力就越小。然而,现有技术的雨刮器控制杆组件由于其控制杆具有叉形构造而难以降低其整个高度。具有与控制杆组件连接的扰流器的雨刮器要求独立于控制杆组件制备扰流器并且将扰流器与控制杆组件连接。这会增加雨刮器的制造成本,并且进一步造成扰流器脱离雨刮器。而且,具有覆盖控制杆组件的盖体的雨刮器需要将盖体连接到控制杆组件的部件。这会增加雨刮器的部件的数量,并且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
本发明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刮器,其中,保持雨刷橡胶的控制杆组件的整个高度较低。而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刮器,其中,扰流器整合在控制杆组件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雨刮器包括雨刷橡胶以及保持雨刷橡胶并且与雨刷臂耦接的控制杆组件。控制杆组件包括多个控制杆,多个控制杆中的相邻控制杆彼此铰接。控制杆包括形成整合在控制杆中的扰流器的一部段的扰流器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扰流器部分包括沿雨刷橡胶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限定扰流器的部段的斜面。所述扰流器部分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该斜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斜面包括在机动车辆的运行方向上向前的前向斜面以及与前向斜面相反的后向斜面。控制杆在后向斜面中具有至少一个气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控制杆中的一个控制杆包括从其扰流器部分朝着相邻控制杆中的另一个控制杆延伸并且在远端处保持雨刷橡胶的臂部。臂部位于相邻控制杆中的另一个控制杆的扰流器部分中并且与之铰接。臂部隐藏在相邻控制杆中的另一个控制杆的扰流器部分中。臂部和相邻控制杆中的一个控制杆的扰流器部分成直线地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控制杆中的另一个控制杆包括从其扰流器部分朝着相邻控制杆中的一个控制杆延伸并且与臂部铰接的接头部分。控制杆组件进一步包括接头盖,所述接头盖与相邻控制杆中的一个控制杆和相邻控制杆中的另一个控制杆之间的接头部分耦接。接头盖具有的横剖面与相邻控制杆中的一个控制杆的扰流器部分的横剖面以及相邻控制杆中的另一个控制杆的扰流器部分的横剖面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杆组件进一步包括嵌套在臂部上并且与臂部铰接的接头。该接头与相邻控制杆中的另一个控制杆的扰流器部分耦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DM21有限公司;金仁奎,未经ADM21有限公司;金仁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1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