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四向进尸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0088.2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4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马燕萍;朱栋儒;朱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1/00 | 分类号: | F23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20012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尸体焚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静音,可自动进退升降,可四向运动的进尸设备。将停尸告别、坑面换位、连续进尸、出灰、冷却、捡取骨灰多种功能集于一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发达国家中,除日本还盛行棺装土葬,其余国家人死后遗体火化率很高。由于宗教、习俗和殡仪文化的不同,现有的火化进尸设备都极为简单,不用机械,更忌讳自动化进尸设备,一般都是人工手推的四轮装置,上置6-10个滚轴,棺木搁置在滚轴上,人工退到炉前,手推棺木进入火化炉的燃烧室,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国内殡仪馆总数近2000家,火化设备制造企业也达30余家,多数为小型和微型企业,由于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行业内的技术力量无法集中进行技术攻关,所以存在火化设备的基础理论和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的技术问题。
就以火化炉的进尸设备和出灰设备而言,主要有简易台车式、滚筒式、牵引式和履带式四类,普遍存在噪音大、精度不高、故障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静音,可自动进退升降,可四向运动的进尸设备。主要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噪音大、精度不高、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四向进尸设备,由前后设置的运送机构和捡灰机构组成,所述运送机构包括基座、升降立架、升降机构、进退动作执行机构、炉内齿条与导轨、坑面、冷却罩、冷却风机、冷却风机出风管,炉内齿条与导轨设置在基座上,进退动作执行机构安置在炉内齿条与导轨上,升降立架设置在基座两侧,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立架旁,坑面固定在升降托架上,升降托架由升降机构联动控制,冷却罩固定在升降立架上部,冷却罩顶部安置有冷却风机,冷却风机固定在支架上,冷却风机连接有冷却风机出风管。所述捡灰机构由捡灰台、捡灰装潢支架、电梯式开合门组成,捡灰装潢支架安置在捡灰台上,捡灰装潢支架前端设置电梯式开合门,捡灰台设有台阶。
所述进退动作执行机构由进退动作执行机构框架、承载坑面的轨道轮机构框架、承载面板、承载坑面轨道轮轴组件、进退减速电机、升降轮、进退限位组件、斜楔滑块、进退轨道轮轴组件组成,进退动作执行机构框架底部设有进退轨道轮轴组件,承载坑面的轨道轮机构框架固定在进退动作执行机构框架上,在承载坑面的轨道轮机构框架两侧设有承载坑面轨道轮轴组件,承载坑面轨道轮轴组件上安置由进退减速电机,承载坑面的轨道轮机构框架两侧还安置有升降轮,与安置在进退动作执行机构框架上的斜楔滑块配合,完成承载坑面的轨道轮机构框架进出炉膛微升降,在进退动作执行机构框架一端设有限位板,承载坑面的轨道轮机构框架两侧还设有进退限位组件和接近开关。
所述升降机构由升降减速电机、链条连接板、链轮及链轮座组合件、升降轨道轮轴组合件、定位调节架、升降托架组成,升降减速电机安装在升降立架旁基座上,升降轨道轮轴组合件安装在升降托架两侧,升降减速电机通过链条连接板、链轮及链轮座组合件带动升降托架的升降轨道轮轴组合件沿升降立架升降。在升降立架上设有定位调节架,使升降托架在定位调节架区域升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依靠本发明可完成火化全过程的各种动作:载尸、进炉、卸尸、退出、上升、冷却、下降、退出电梯式开合门、停于捡灰台。本发明载棺后停于电梯式开合门外,具备告别台功能,死者亲友可在火化前厅举行告别仪式或宗教仪式。可自动更换坑面,使设备的利用率提高1倍。完成火化后,停于捡灰台,由死者亲属捡取骨灰于寿盒,文明有序,寄托哀思,充分体现现代殡仪文明。本发明由于设计合理,减速电机均设有消声罩,进退和升降机构周围布置吸声材料,所有动作基本静音,噪声可控制在35分贝以下,使环境体现自然肃穆,缓解死者亲戚友人的伤感,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进退动作执行机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0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电容屏检测触摸区域的方法
- 下一篇:传送带金属芯线接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