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化工废水生化处理后剩余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9492.8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胜;季学勇;余继仙;王松苗;裴吉溢;张东华;吴四海;陶应扬;任军;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C04B7/2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化工 废水 生化 处理 剩余 污泥 无害化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废水生化处理后剩余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以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机化工废水生化处理后产生的剩余污泥,一般是含水量为75~99%的固体或流体状物质。其中的固体成分主要包括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及絮凝所用药剂等组成,是一种以有机成分为主,不含重金属组分且相对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含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有机质、氮(N)、磷(P)、钾(K)和各种微量元素,目前常见的处理方式有:
1、机械脱水:一般能处理到含水率为80%;
2、化学调质+板框压滤:包括加药加石灰再板框压滤,一般能处理到含水60%;
3、厌氧发酵:在40摄氏度左右温度下在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等可利用资源,但是厌氧后的沼渣仍然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常见的后续处理是好氧发酵,投入较大;
4、好氧发酵:利用好氧发酵原理,可达到污泥含水率为40%-45%,杀死大部分的病原菌,后期可用于做农用肥料或者绿化土和填埋场覆土;
5、热干化:带式干化、转盘和转筒干化、流化床干化,可以将污泥干化至含水60%-90%的区间范围,根据不同的处置需要选择不同的干化设备;
上述处理方法,均存在处理费用高,污泥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弃置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地面、地下和水中,对生态环境将产生不良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旨在提供一种有机化工废水生化处理后剩余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将浓缩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强碱消解及脱水,并作为硅酸盐水泥(下简称水泥)原料掺烧,生产高标号水泥熟料,以实现对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本技术方案包括剩余污泥(下简称污泥)沉降、消解、脱水和煅烧,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对沉降后含水率97~99%(质量百分比,下同)的污泥进行消解,所述的消解就是将污泥与电石渣浆在解消池中使用压缩空气充分搅拌强碱消解,消解结束后压滤脱水得到含水率30~35%的滤饼,消解时污泥体积为电石渣浆体积的0.2~0.8‰,优选0.5‰。所述的煅烧就是将滤饼作为生产水泥熟料的组分之一在窑炉中煅烧。
所述的电石渣浆是电石(CaC2)湿法发生乙炔后残留的浆状废渣,主要成分是Ca(OH)2,pH值是12~14,固含量5~8%。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将生化处理后的污泥连同污水一道泵入沉降池中,静置,重力自然沉降,待澄清后,抽去上清液。
2、将沉降池底含水率97~99%的污泥泵入消解池中,同时向消解池中泵入电石渣浆,使污泥的体积为电石渣浆体积的0.2~0.8‰,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充分搅拌,强碱消解,消解结束后泵入储罐中,在储罐中还可使用压缩空气进一步均化,使消解完全。
3、将消解后的混合浆料用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得到含水率30~35%的滤饼。
4、将滤饼送入水泥熟料生产系统,掺入其他生料组分中,一道研磨煅烧加工水泥熟料实现无害化处理。
强碱消解时电石渣浆与污泥发生如下反应,如氢氧化钙与空气中CO2的反应:
1.32kg Ca(OH)2+0.78kg CO2->1.78kg CaCO3+0.32kg H2O+2212kJ
这一反应会进一步增加固体物的总量、所产生的热量也可以进一步蒸发一定的水分,进而增加处理后污泥的含固量。
污泥成分相对复杂,除上述主要反应外,氧化钙、氢氧化钙还可以与污泥中所含的SiO2、Al2O3、磷酸根等发生一系列反应,如
1.32kg Ca(OH)2+1.45kg AlPO4->1.84Ca3(PO4)2+0.93Al(OH)3
这些反应的最终结果会对污泥脱水产生以下效果:
(1)由于碱性物质的作用致使的pH值增高
(2)由于反应反热导致污泥温度升高
(3)反应生成物中结合了游离水,同时由于放热反应,一部分游离的水被蒸发
通过这些反应,污泥处理后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杀菌:温度升高和pH值达到12以上强碱环境起到很好杀菌的作用,从而保证在利用或处置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9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