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普通车床的可拆卸模块化铣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7837.6 | 申请日: | 201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2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彭翀;王伦;刘强;孟玉洁;蓝力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7/02 | 分类号: | B23C7/02;B23Q3/155;B23Q1/25;B23Q5/10;B23B2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普通 车床 可拆卸 模块化 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普通车床的可拆卸模块化铣附件,用于装配在普通车床上,优化车床加工范围,实现对轴类等零件的铣削加工,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等,并且安装简单、方便、易于拆卸,属于优化改造普通车床领域中实用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机械加工过程中,零件形状较复杂,且精度要求高,通常一个零件的机械加工,需要经过车、铣、钻等多个工序,而普通车床通常只能对其进行车削部分的加工,对于其他工序就需要更换设备,重新准备刀具和装夹,这不仅增加了生产过程链和在制品数量,造成生产管理的不便,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而且零件重新装夹时基准的转换往往会造成加工误差的累积,使零件的加工精度走失。
目前,机床领域也有很多高效的数控加工设备,如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它们可以在1台车铣中心上,经过一次装夹,完成全部车、铣、钻、镗、攻丝等加工,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设备成本相当昂贵,一台加工中心往往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费用,并且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于是其不易被中小型企业所接受。
而各企业又都拥有大量的普通车床,对其进行改造,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加上铣附件装置,以完成零件上一些车、铣、钻等工序的加工,就显得有很好的适用与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普通车床进行优化改造,将本发明设计的铣附件装配在普通车床上,优化车床加工范围,实现对轴类等零件的铣削加工,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用铣刀代替车刀进行车削加工,而且其安装简单、方便、可靠、易于拆卸。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普通车床的可拆卸模块化铣附件,主要包括动力传动装置、换刀装置、连接装置,其中动力由伺服电机提供,使铣刀主轴具有一定的变速范围;换刀装置为立式八方形转塔头,可储存多把不同的刀具,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工序;
伺服电机与传动轴之间采用键连接,并经胀套无键连接传动锥齿轮,再通过一级直齿圆锥齿轮和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带动铣刀主轴旋转;
立式八方形转塔头的脱开铣刀主轴传动、抬起、压紧过程由液压缸完成,精定位由鼠牙盘确定,而转塔头转位过程由手轮带动槽轮机构实现;
装配到普通车床上的过程中仅需要拆除车床的床鞍和刀架部件,将铣附件装在车床的燕尾导轨上,使得铣附件上刀具的横向和纵向进给仍由车床原来的进给机构实现。
所述的伺服电机为交流同步伺服电机,额定转矩27Nm,额定转速1500rpm,额定功率4.3kw。
立式八方形转塔头采用传统的液压式转塔头,并对其原有的结构进行了简化,去除原有的转位电动机、蜗轮蜗杆等装置,采用手动转动手轮带动槽轮机构实现转塔头的转位。
所述的将铣附件装在车床的燕尾导轨上,具体可采用六角头螺栓连接定位,螺栓的尺寸大小和定位孔的位置由铣附件的尺寸大小及车床的燕尾形导轨的尺寸大小和位置确定。
本发明相对于普通车床原有刀架有以下优点:
1、该装置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采用了立式八方形转塔头换刀装置,可储备一定数目的车刀和铣刀,车刀保证了普通车床自身原有的车削功能,而铣刀扩大了普通车床的加工范围,实现除车削加工外的铣削等加工工序,甚至还可以用铣刀代替车刀进行车削,如车削轴的外圆柱面等。并且对传统的液压式转塔头进行了简化,不再采用转位电动机、蜗轮蜗杆等装置来完成转塔头的转位,而是采用手动转位的方法,手动转动手轮带动槽轮机构实现转塔头的转位。因为在普通车床中,加工零件的装夹、进给等加工过程均由操作人员手动完成,所以相对而言,由转位电动机、蜗轮蜗杆等装置来完成转塔头的转位并没有起到可观的效果,反而增加了整个换刀装置的复杂性以及其尺寸大小。
2、在动力传动装置中,伺服电动机与传动轴之间采用键连接,而避免了通常情况下采用联轴器连接时尺寸的过大,并经胀套无键连接传动锥齿轮,胀套使得传动轴的精度要求降低,方便加工,并且胀套承载大,强度高,再通过一级直齿圆锥齿轮和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带动铣刀主轴旋转。这样可使得主轴获得较大的扭矩且整体结构紧凑,减小装置的尺寸大小。
3、该装置在与普通机床的连接上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装配方便、简单,易于拆卸,仅需要对原有的机床做简单的改造,拆除机床的床鞍和刀架部件,将铣附件装在机床的燕尾导轨上即可,使得铣附件上刀具的横向和纵向进给仍由机床原来的进给机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铣附件安装三视图;
图2铣附件展开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断点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机壳消失模模具的侧抽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