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用弹性体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7360.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学;毛九如;周劲松;张东生;宋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市如松弹性体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 器用 弹性体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重力传感器用弹性体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传感器用P0916367弹性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弹性体是传感器必不可少的主要部件之一,弹性体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性能指标。目前,P0916367弹性体加工方法中在车偏心时,大多采用桃子夹头加持弹性体分多次走刀完成,由于进给深度不一致,形成了断续车削,受零件偏心惯性影响,断续加工的冲击很大,造成车削表面粗糙度很差,严重影响产品加工质量,还经常会使车刀磨损很快甚至崩刃,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用P0916367弹性体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P0916367弹性体偏心车削稳定性低,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传感器用P0916367弹性体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预备一截钢棒,并粗车钢棒为圆柱体,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第二步,在圆柱体钢棒的第一端面上钻第一孔,并车螺纹,其中第一孔 的圆心偏离圆柱体钢棒圆心的距离为4~6mm;
第三步,在圆柱体钢棒的圆周面上铣削四个孔,分别为第二孔,第三孔,第四孔和第五孔;第二孔和第三孔位于钢棒圆周面的一侧,第四孔和第五孔位于钢棒圆周面的另一侧;第二孔和第四孔的圆心连线、第三孔和第五孔的圆心连线与圆柱体钢棒的中轴线垂直;第二孔和第四孔同轴,之间形成第一隔壁;第三孔和第五孔同轴,之间形成第二隔壁;
第四步,分别在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钻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第一偏心孔与第二偏心孔同轴并且其轴线与圆柱体钢棒的轴线平行;
第五步,将圆柱体钢棒分为五等份,依次为第一外圆、第二外圆、第三外圆、第四外圆和第五外圆;精车第二外圆和第四外圆,第二外圆和第四外圆的直径相等且小于第三外圆的直径;再精车位于两端的第一外圆和第五外圆,并对第一外圆和第五外圆的外端部进行车螺纹;
第六步,在第一外圆的外端部上数控铣削第一键槽,在第五外圆的外端上数控铣削第二键槽;
第七步,在第一隔壁上钻第一穿线孔,第一穿线孔的中轴线与第二孔的中轴线平行,第一穿线孔设置在靠近第三外圆一侧;在第二隔壁上钻第二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的中轴线与第三孔的中轴线平行,第二穿线孔设置在靠近第三外圆一侧;
第八步,去毛刺、吹沙、镀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无需增加新的夹具,节约成本,并且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传感器用P0916367弹性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半剖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图1的C向视图;
图5是利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传感器用P0916367弹性体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端面,2第二端面,3第一孔,4第二孔,5第三孔,6第四孔,7第五孔,8第一隔壁,9第二隔壁,10第一偏心孔,11第二偏心孔,12第一外圆,13第二外圆,14第三外圆,15第四外圆,16第五外圆,17第一键槽,18第二键槽,19第一穿线孔,20第二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的传感器用P0916367弹性体,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预备一截钢棒,直径为92mm,长度为240mm,并将钢棒粗车为直径为90mm的圆柱体,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
第二步,在圆柱体钢棒的第一端面1上钻直径为6.6mm,深度137.5mm的第一孔3,并攻丝,第一孔3的圆心偏离圆柱体钢棒圆心的距离为5mm;
第三步,在圆柱体钢棒的圆周面上铣削四个孔,分别为第二孔4、第三孔5、第四孔6和第五孔7;第二孔4和第三孔5位于钢棒圆周面的一侧,第四孔6和第五孔7位于钢棒圆周面的另一侧;第二孔4和第四孔6的圆心连线、第三孔5和第五孔7的圆心连线与圆柱体钢棒的中轴线垂直;第二孔4和第四孔6同轴,之间形成第一隔壁8,隔壁的厚度为1.6mm;第三孔5和第五孔7同轴,之间形成第二隔壁9,隔壁的厚度为1.6mm;
第四步,分别在在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上钻第一偏心孔10(孔深5mm)和第二偏心孔11(孔深5mm),第一偏心孔10与第二偏心孔11同轴 并且其轴线与圆柱体钢棒的轴线平行,两轴线之间相距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市如松弹性体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理工学院,未经汉中市如松弹性体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辋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扫描电镜在单根微纳线上制作金属电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