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转矩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6287.6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明;苏春富;王婷婷;杨菊臣;张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埃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40 | 分类号: | F16H63/40;F16H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转矩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精密转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汽车、仪器等机械或设备中,蜗轮蜗杆传动是很普遍的,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结构紧凑、无噪音、自锁性等特点,传动过程中蜗杆与涡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对蜗杆产生轴向作用力,当承受载荷较大时,蜗杆与涡轮上的啮合齿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也较大,容易造成接触部分温度过高甚至损坏轮齿;因此,需要一种转矩控制装置,防止蜗杆传动机构在较大载荷下工作,保证其使用性能及结构不受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准确的精密转矩控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密转矩控制装置,包括蜗杆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力矩轴、刻度牌和精密电位器;
所述蜗杆轴包括蜗杆牙型区,为蜗杆;所述蜗杆牙型区的右侧周向设有齿条牙型区,为齿条;所述蜗杆的左侧套装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两侧均安装有一轴承;所述蜗杆轴的最右端与电机联接;
所述第一齿轮固接在力矩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刻度牌固接在力矩轴;所述第二齿轮固接在刻度牌上;所述精密电位器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碟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刻度牌均与所述力矩轴共轴线。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蜗杆轴的窜动量与刻度盘的转动角度相对应,即碟簧的压缩量反应了蜗杆轴的转矩,并通过精密电位器把刻度牌上的微小变动量测量计算出来,反馈到终端控制器上,可以进一步使操作人员对整个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实现了转矩的精密控制,保证整个装置在额定载荷范围内正常工作,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测量准确、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蜗杆轴 2.轴承 3.碟簧
4.压板 5.力矩轴 6.刻度牌
7.第二齿轮 8.精密电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转矩控制装置,包括蜗杆轴1,第一齿轮、第二齿轮7、力矩轴、刻度牌6和精密电位器8;
蜗杆轴1包括蜗杆牙型区,为蜗杆;蜗杆牙型区的右侧周向设有齿条牙型区,为齿条;蜗杆的左侧套装有一弹簧,弹簧的两侧均安装有一轴承,本实施例中的弹簧为碟簧3;蜗杆轴的最右端与电机联接;
第一齿轮固接在力矩轴上,第一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刻度牌6固接在力矩轴;第二齿轮7固接在刻度牌6上;精密电位器8与第二齿轮7配合连接。
第一齿轮、第二齿轮7、刻度牌6均与力矩轴共轴线。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发明是一种转矩控制装置,其中蜗杆轴1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由于蜗杆轴1的旋向有正反,蜗杆轴1与蜗轮7啮合,因此蜗杆轴1可以通过正、反向旋转来实现轴向左右来回窜动,其中轴承2在两侧固定碟形弹簧3,当蜗杆轴1旋转时,蜗杆轴就会作用于碟形弹簧3,将碟簧3压缩一定形变量,碟簧3的压缩量反应了蜗杆轴1的转矩,而蜗杆轴1上的齿条与力矩轴5上齿轮相互啮合,当蜗杆轴1旋转的同时,就会将蜗杆轴1的直线运动转化为力矩轴5上的刻度牌6的圆周运动,刻度牌6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7的转动,精密电位器上与第二齿轮7啮合配合的的齿轮随之转动,即并通过精密电位器8把刻度牌6上的微小变动量测量计算出来,反馈到终端控制器上,进一步使操作人员对整个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实现了转矩的精密控制,保证整个装置在额定载荷范围内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有效实现转矩的精密控制,且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埃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埃柯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6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