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香西南高海拔秋播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6266.4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霞;张雪;李隆云;陈苔青;王钰;谭均;周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武小赟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香 西南 海拔 秋播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技术,更具体说涉及一种在中国西南地区海拔1500m以上山区的木香种植方法。
技术背景
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温,味辛、苦,具有健胃消胀、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等攻效,主要用于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等症,为芳香健胃、行气、止痛的常用中药材,是众多中成药配方主要原料药材之一。木香原产印度,1935年引入云南,在丽江鲁甸试种成功。经过几十年的种植演变,现已广泛栽培于西南地区,以云南所产为地道品种,但产量却以重庆、四川为主。重庆开县于1958年从云南丽江引种云木香并获得成功。目前,重庆开县、巫溪、巫山、城口、奉节等县已成为重庆地区木香的主产区。重庆木香产区大多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偏僻山区,这些区域大多坡陡路窄,交通极为不便,水肥不足成为限制其产量的主要因素。木香种植方式原始粗放,缺乏规范的种植技术,大多是传统的农户手工作坊式种植模式,不重视选地整地、适时播种以及施肥等田间管理,施肥措施中存在偏施单一元素肥料,N、P、K配施不合理、盲目施肥的现象,直接影响着木香药材质量的优劣与稳定,严重地制约木香的生产发展。韩凤等公开了不同N、P、K对木香生长的影响,施肥方式为在每年云木香生长盛期施肥1次。试验结果表明,云木香施肥总的趋势是以氮、磷、钾肥配施或磷、钾肥配施为佳。而3种大量元素对云木香鲜重效应的大小依次是磷、氮、钾,说明磷、氮是云木香根产量形成的最主要元素。现有技术大多采用春播,春播的木香出苗时,正是杂草生长讯猛的时期,木香苗弱,与杂草的竞争力弱,除草若不及时,易造成草害,且除草的劳力成本大大增加。中国专利(CN101785397A)公开了一种木香春播种植方法,该方法侧重施用农家肥,采用该方法势必导致田间杂草大量繁殖,增加种植工作强度,影响产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充分论证西南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秋季播种。秋播当年即可出苗,这时杂草长势较弱,能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播后第一年木香苗长势旺盛,能抑制杂草的生长,不会出现草害。同时,结合木香的生长特性和地区特点改良了追肥模式,采用前期重施氮肥、后期侧重施用磷肥的方案;并兼顾药材产量和单根的经济性状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即能保证木香的单产,又能显著提高木香药材的商品等级,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具体发明内容为:
一种木香西南高海拔秋播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理轮作土地,当年的9月中下旬播种;
2)播种次年,5月上旬除草1次,并同时进行间苗和补苗;6月上旬浅耕除草后,进行定苗和第一次追施氮肥;7月上旬中耕除草后,进行第二次追施氮肥;
3)播种次年8月中下旬封行前中耕除草、进行第三次追肥和培土1次,追肥为施用氮肥、三元复合肥和磷肥;
4)播种后第三年,5月上中旬中耕除草、进行第四次追肥和培土1次;追肥为施用氮肥、三元复合肥和磷肥;
5)播种后第四年,5月上中旬中耕除草、进行第五次追肥和培土1次;追肥为施用三元复合肥和磷肥;
播种后次年的前期侧重于尿素的施用,使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后期侧重于磷肥和三元复合肥的施用,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播种后第三年尿素用量大幅减少,播种后第四年不再施用尿素,侧重于磷肥和三元复合肥的施用。
6)播种后第四年,11月地上部分枯萎时开始采收。
播种后第四年的11月地上部分枯萎时,选择晴天先割去茎秆,然后从地块的低处开始按顺序将地下部分刨起,抖去根部泥土,除去芦头,置地边晾晒至微软。
步骤1)所述的整理轮作土地为选择前茬为玉米或马铃薯,坡度为15°以下的缓坡,海拔1500m以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腐殖土壤作为种植地;深翻30cm以上,捡净石块、草根,耙细整平,使土壤细碎疏松,做成宽160cm,长随地形而定的低畦,畦高20-25cm,沟宽20-30cm。
步骤1)所述的种植木香为在畦面上以行距40cm、穴距30-40cm的密度挖平底浅穴,每穴播种7-10粒,覆盖2-3cm细土。
步骤2)所述的施用氮肥为施用尿素,第一次追施的施用量为每公顷135-180kg,第二次追施的施用量为每公顷225-3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6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功率脉冲变压器的测试夹具
- 下一篇:酶标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