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5553.3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腾龙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3/85 | 分类号: | D06P3/85;D06P1/34;D06M11/38;C09B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1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胶 混纺 面料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玉秫黍的种子。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吉林、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将种子脱粒后晒干用,亦可鲜用。
玉米植物全株一般有叶15~22片,叶身宽而长,叶缘常呈波浪形。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玉米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每年快到收玉米的季节,玉米已不再需要很多的养分,只待成熟,但是大量的玉米叶都还是很新鲜,大都会留在玉米杆上等着被晒干当作动物的饲料或者被燃烧掉,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造成大量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更环保、更健康、有效利用废弃资源的染色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其中采用玉米叶溶液直接染色法,染色方法包括:
步骤一、染液制得
将鲜玉米叶破碎,将其放入一定温度的去离子水中提取一定时间,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一定浓度的玉米叶植物染料溶液。
步骤二、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预处理
将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放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一定时间后取出,清洗,目的是去除杂质。
步骤三、染色
浴比1∶15,35℃起染,升温速率2℃/min,升温至85℃,保温18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玉米叶所提取的天然染料,即可染出多种颜色,色泽柔和、古朴、自然,给人一种“天然、健康”的感受;利用现有染色设备直接染色,不增添设备,不增大成本;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有益。本发明也是高效利用废弃资源,不仅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步骤一、染液提取
将鲜玉米叶破碎,加去离子水提取玉米叶植物染料。提取料液时浴比为1∶3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40min,提取结束后将滤液过滤,经过离心机时染液中附着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得到玉米叶植物染料。
步骤二、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预处理
将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放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一定时间后取出,清洗,目的是去除杂质。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05g/L,处理时间为30min,然后取出室温晾干。
步骤三、染色
首先将步骤(二)处理过的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在去离子水溶液中完全浸湿,待用;按浴比为1∶15配制玉米叶染液,把配制好的玉米叶染液放入染色机中预热,当温度升到35℃时把棉和粘胶与圣麻混纺面料放入染液中,染色机的升温速率为2℃/min,当温度升到85℃时保温180min,然后取出织物,用清水清洗掉残留在织物表面上的残液,烘干。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腾龙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腾龙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