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尾管防套管腐蚀抽油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03836.4 | 申请日: | 201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邢景宝;靳宝军;吴家松;吉树鹏;李喜平;李树军;方彦春;李臣;吴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尾 套管 腐蚀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石油工业用的采油管柱,是一种长尾管防套管腐蚀抽油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抽油管柱一般是将抽油泵的吸入口下至油层之上,抽油时,井液从地层流至套管内,再向上向动,经抽油泵的吸入口流到抽油泵内。井液在流到抽油泵的吸入口这段路程中,流动的井液要与套管内壁接触,由于井液中含有一定的水量,水中溶解有腐蚀性矿物,会对流过的这段套管产生腐蚀,缩短套管的使用寿命,影响油田开发生产,使油田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长尾管防套管腐蚀抽油管柱,减少流动的含水井液与套管的接触长度,防止套管腐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泵上油管、抽油泵连接后下入套管内,油层与套管相通,抽油泵处于动液面之下,抽油泵之下连接加长尾管,加长尾管之下安装抽油泵吸入口,抽油泵吸入口处于油层之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含水井液从油层流到套管内后向下流到抽油泵吸入口才被抽油泵抽出,含水井液向下流动时,会产生油水分离,油层至动液面这段套管内充满了原油,使这段套管不会被腐蚀,从而达到防止套管腐蚀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可以延长套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泵上油管2、抽油泵3连接后下入套管1内,油层5与套管1相通,抽油泵3处于动液面6之下,抽油泵3之下连接加长尾管4,加长尾管4之下安装抽油泵吸入口7,抽油泵吸入口7处于油层5之下。
含水井液从油层5流到套管1内后只能向下流到抽油泵吸入口7处进入加长尾管4,然后被抽油泵抽出,含水井液向下流动时与套管1接触少,并且向下流动时,会产生油水分离,使油层至动液面这段套管内充满原油,与原油接触的套管不会被腐蚀。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油层深的井,因为油层深的井油层与抽油泵之间距离大,保护套管的长度大,效果更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3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