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2808.0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龙;郭进斌;李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朱丽岩 |
地址: | 10002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换 新风 系统 中的 风管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在墙体上靠近天花板下方需要走排风管(1)的位置预留排风管洞口;
步骤二、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后,安装位于新风送风管井(5)和新风机房(6)中的排风管(1)与新风送风管(3),并且在新风送风管井中的排风管上开排风管连接口,在新风送风管井中的新风送风管上开新风送风管连接口;
步骤三、安装位于室内的排风管与新风送风管;
关于位于室内的排风管的安装,是先沿天花板敷设室内的排风管,并且将室内的排风管穿过排风管洞口、与新风送风管井中的排风管上的排风管连接口法兰对接连接,然后再在卫生间内、在室内的排风管的入风口上安装排风口(2),敷设室内的排风管时,室内的排风管要用支架、吊架或托架支承,安装支架、吊架或托架时,相同管径处的支架、吊架或托架应等距离排列;
关于位于室内的新风送风管的安装,第一步是在楼板结构层(7)上布置电气管线和给排水管线(10)的同时在新风出口所在的位置预留模盒,模盒要固定在楼板结构层上,第二步是在楼板结构层上布完电气管线和给排水管线后再布置室内的新风送风管,使室内的新风送风管布置在电气管线和给排水管线的上面,并且使室内的新风送风管与新风送风管井中的新风送风管上的新风送风管连接口法兰对接连接,布置室内的新风送风管时,需要使用固定卡子将新风送风管(3)固定在楼板结构层上,第三步是在楼板结构层上浇筑发泡混凝土垫层(8),并抹水泥砂浆找平层(9),使室内的新风送风管、电气管线和给排水管线(10)都预埋在发泡混凝土垫层(8)和水泥砂浆找平层(10)中,同时因模盒的作用,使新风出口所处的位置留有安装送风口用的施工空间,第四步是利用安装送风口用的施工空间、在室内的新风送风管的新风出口上安装送风口(4),第五步是将安装送风口用的施工空间填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支承水平安装且大边长小于400mm的排风管的支架、吊架或托架的间距不超过4m,支承水平安装的且大边长大于等于400mm的排风管的支架、吊架或托架的间距不超过3m,支承垂直安装的排风管的支架、吊架或托架的间距不超过4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用支架、吊架或托架敷设排风管(1)时,先把两端的支架、吊架或托架的安装位置测量好,然后以两端的支架、吊架或托架为基准,拉线找出中间各支架、吊架或托架的标高,以确保准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固定卡子每隔1~1.5m设一个,固定卡子在地面打胀丝时,地面钻孔的深度应小于等于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送风口(4)通过连接波纹管连接在新风送风管(3)的新风出口上,在布置新风送风管(3)的过程中,由于连接波纹管在最上层,连接波纹管下面最多允许一层电气管线或一层给排水管线与之交叉,且电气管线或给排水管线必须紧贴地面安装,以免连接波纹管超出发泡混凝土垫层8和水泥砂浆找平层10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连接波纹管在越电气管、给排水管或隔穿墙的位置,需在越管线前后各设置一个固定卡子来固定连接波纹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法兰对接连接处的垫料采用厚度为2~4mm的8501密封胶条,并且垫料与法兰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排风口(2)为回风静压箱或圆盘排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置换式新风系统中的风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送风口(4)为出风静压箱或圆盘送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28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电机
- 下一篇:蜂窝与D2D混合网络中终端直通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