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纹式振动筛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2583.9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沃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32 | 分类号: | A01F12/3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23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 振动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筛,尤其涉及一种波纹式振动筛。
背景技术
振动筛是收割机清选部分的最重要的组成之一,其作用是把物料中的谷物籽粒与短茎秆、碎茎叶等杂物分离。振动筛决定了收割机的性能:粮食的清洁度和收割损失。收割机通过割台把作物收割,在通过输送槽把作物运送到滚筒内,在滚筒作用下使茎秆与谷物分离,茎秆被排除机器,谷物等小的杂物会进入振动筛进行再次分离。
大部分收割机都是小麦和水稻两用收割机,而且作物的品种非常多,从而要求收割机的适应性要广,适应性主要表现之一是振动筛清选,收割小麦时,因小麦的流动性好,茎秆也干燥,所以要求上编织筛通过能力不能太大,即上编织筛网孔不能大,不然粮食的清洁度会差;收割水稻时,特别是产量高、茎秆高的水稻,因为水稻含水率较高且流动性差、茎秆比较潮湿,从而要求振动筛的通过性要大,清选能力大,物料向后运动快,不然筛面会积累,部分未分离的物料会被挤出,籽粒损失加大。上述问题是在振动筛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纹式振动筛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振动筛的通过能力不能良好地适用不同品种作物的清选,而不利不同品种作物的收割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波纹式振动筛,包括筛框、用于物料分层的波纹板、用于分离物料中分离籽粒和杂物的上编织筛、尾筛和下筛,所述波纹板、上编织筛、尾筛由前至后依次设于所述筛框内,所述上编织筛和下筛上下依次设于所述筛框内,所述上编织筛采用波纹式上编织筛。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编织筛采用方孔筛网或圆孔筛网。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编织筛的相邻波纹间的距离为8-25c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筛框连接有用于使筛框做往复运动的偏心驱动机构。
本发明一种波纹式振动筛,通过将上编织筛设置为波纹式上编织筛,且上编织筛的相邻波纹间的距离为8-25cm,从而使上编织筛也同时具备了波纹板的分层效果,使得物料更快的分离,而且其结构能使物料更快的向后运动,解决筛面堆积,较大提高筛子的清选能力。该种波纹式振动筛,通过采用波纹式上编织筛,解决了振动筛的通过能力不能良好地适用不同品种作物的清选,从而在小麦和水稻两用收割机中,保证无论是收割小麦或水稻时,能够保证收割小麦的清洁度的同时,而在收割水稻时避免了物料向后运动过快而造成的筛面积累,部分未分离的物料会被挤出,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籽粒的损失,利于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波纹式振动筛,通过采用波纹式上编织筛,解决了振动筛的通过能力不能良好地适用不同品种作物的清选,从而在小麦和水稻两用收割机中,保证无论是收割小麦或水稻时,能够保证收割小麦的清洁度的同时,而在收割水稻时避免了物料向后运动过快而造成的筛面积累,部分未分离的物料会被挤出,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籽粒的损失,利于生产。该种波纹式振动筛,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较低的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解决收割不同品种作物对振动筛的要求,从而能够保证良好的生产效果,以提高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编织筛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偏心驱动机构,2-筛框,3-波纹板,4-上编织筛,5-尾筛,6-下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波纹式振动筛,包括筛框2、用于物料分层的波纹板3、用于分离物料中分离籽粒和杂物的上编织筛4、尾筛5和下筛6,所述波纹板3、上编织筛4、尾筛5由前至后依次设于所述筛框2内,所述上编织筛4和下筛6上下依次设于所述筛框2内,所述上编织筛4采用波纹式上编织筛。所述上编织筛4采用方孔筛网。所述上编织筛4的相邻波纹间的距离为8-25cm,优选为12cm。所述筛框2连接有用于使筛框2做往复运动的偏心驱动机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沃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沃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2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