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侧除霜风管与仪表台板总成的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1905.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韦耀珩;杨小敏;申涛;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4 | 分类号: | B60K37/04;B60S1/5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除霜 风管 仪表 总成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安装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侧除霜风管与仪表台板总成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侧除霜风管是汽车的部件之一,现有的侧除霜风管为吹塑件,其一端的端面直接与仪表台板总成贴合,然后通过一颗螺钉固定在仪表台板总成上。由于侧除霜风管为吹塑件,零件变形较大,其端面与仪表台板总成贴合的不是很紧密,容易存在漏风等问题。另外,侧除霜风管往往只用一颗螺钉进行固定仪表台板总成的螺钉柱上,侧除霜风管仍可绕螺钉的轴心旋转,这也会造成侧除霜风管漏风、啸叫等问题。此外,螺钉柱注塑在仪表板本体上很容易造成仪表台板总成表面产生缩水痕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除霜风管与仪表台板总成的安装结构,其能够使侧除霜风管方便可靠地安装在仪表台板总成上,避免侧除霜风管漏风、啸叫等问题。
本发明所述汽车侧除霜风管与仪表台板总成的安装结构,包括侧除霜风管、仪表台板总成,还包括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整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包括底座和与底座连通的风管连接部,所述底座与风管连接部连接的一端设有螺钉柱,另一端的端面与仪表台板总成贴合,并固定在仪表台板总成上;所述风管连接部呈锥形,侧除霜风管套接在风管连接部上,并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的螺钉柱上。
所述底座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仪表台板总成上。
所述底座与仪表台板总成贴合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十字限位孔和V型槽,在仪表台板总成上对应设置有十字限位柱和限位筋,所述十字限位柱位于十字限位孔中,所述限位筋卡在所述V型槽内。
所述十字限位孔包括对应分布在两侧的第一十字限位孔和第二十字限位孔,所述十字限位柱包括第一十字限位柱和第二十字限位柱,所述第一十字限位柱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十字限位孔中,所述第二十字限位柱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十字限位孔中。
在侧除霜风管与风管连接部之间设有密封泡沫片,进一步保证侧除霜风管与风管连接部之间的密封性。
本发明所述汽车侧除霜风管与仪表台板总成的安装结构,由于增加了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为注塑件,其变形较小,在通过定位后能够较好的与仪表台板总成贴合,通过超声波焊接后安装支架紧密地固定在仪表台板总成上,侧除霜风管套接在风管连接部上,并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的螺钉柱上,侧除霜风管套紧密牢固的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本发明提高了汽车侧除霜风管与仪表台板总成安装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有效地避免了侧除霜风管漏风、啸叫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本发明中安装支架的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安装支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该汽车侧除霜风管与仪表台板总成的安装结构,包括侧除霜风管7、仪表台板总成9和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整体呈中空的管状结构,包括底座1和与底座连通的风管连接部2,所述底座1与风管连接部2连接的一端设有螺钉柱4,另一端的端面的两侧设有第一十字限位孔3、第二十字限位孔5和V型槽6,在仪表台板总成9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十字限位柱8、第二十字限位柱10和限位筋11,这三个用于定位,防止支架在安装时旋转造成定位不准、漏风;侧除霜管的螺钉柱4用于风管与支架连接时进行安装、固定,防止长时间使用后风管松动,造成异响。
在装配时,首先仪表台板总成9上的第一十字限位柱8、第二十字限位柱10插入所述侧除霜管安装支架底座1上的第一十字限位孔3、第二十字限位孔5,进行预定位,同时仪表台板总成9上的限位筋11卡入所述侧除霜管安装支架底座1上的V型槽6中,由此形成了定位、确保了所述侧除霜管安装支架的准确定位、防止旋转、漏风。定位完成后,支架底座1的端面与仪表台板总成9完全贴合,再通过超声波焊进行焊接,将其固定在仪表台板总成9上。所述风管连接部2呈锥形,侧除霜风管7套接在风管连接部2上,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侧除霜风管7与风管连接部2之间设有密封泡沫片12,侧除霜风管7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的螺钉柱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1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