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生素B1生产废液的处理并得到副产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0090.1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新宇;付林;覃文玲;徐勇;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7C31/04;C07C29/00;C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2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sub 生产 废液 处理 得到 副产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污水处理及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药废液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维生素B1生产废液的处理及产出副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或抗神经炎素,是由嘧啶环和噻唑环结合而成的一种B族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目前所用的维生素B1都化学合成的产品。在体内,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维生素B1缺乏时,可引起多种神经炎症,患者的周围神经末梢有发炎和退化现象,并伴有四肢麻木、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症状。在现代医学上,维生素B1制剂治疗脚气病和多种神经炎症有显著疗效。
维生素B1的合成过程十分复杂,反应步骤较多,各个步骤均会产生废液,由于这些废液COD较高、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给废水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近年来污水处理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针对不同水质,必须采用不同的科学方法加以处理,化害为得,变废为宝。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维生素B1生产废液的特点,提供一种维生素B1生产废液的处理并得到副产品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对废液中的COD及其它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处理后的废水经生化处理后能够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而且能够得到两种副产物,起到了变废为宝的作用。
在维生素B1生产中,钠代中间体合成中产生大量的碱性废液,pH≥12.0,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甲醇钠、甲酸钠,COD值高达2.0×105以上,处理难度大。同时,在维生素B1盐酸盐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主要含有硫酸、以及少量的盐酸,该废液酸性极强,直接排放对设备、管线的腐蚀较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上述维生素B1盐酸盐生产中的酸性废液和钠代中间体合成中产生的碱性废液按一定比例进行反应,调节pH值为2.5,然后通过蒸馏回收副产品甲醇,最后通过离心分离得到另一种副产品硫酸钠。
两种废液中和反应后,为得到纯度较高的副产物甲醇和硫酸钠,在蒸馏回收甲醇时,液温控制在70℃以下,在离心分离硫酸钠时,需降温到30℃以下。
两种废液中和反应并分离出副产物甲醇和硫酸钠,不仅去除了无机污染物硫酸根,同时降低了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和废液中的含盐量,显著降低了维生素B1生产废液生化处理的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维生素B1生产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前期处理,有效降低了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和废液中的含盐量,COD降低46%以上,废液总量减少28%以上,减轻了废水生化处理的压力,确保废水处理后的达标排放,减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得到两种副产品,副产品甲醇可用于生产维生素B1原材料甲酸甲酯,副产品硫酸钠可外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在反应釜中加入钠代中间体合成产生的碱性废液1000kg,往碱性废液中滴加维生素B1盐酸盐生产中产生的酸性废液,时间2h,温度由25℃缓慢升至50℃,pH值由12.0降至2.5左右时停止滴加。
开蒸汽,缓慢将温度升至60℃以上,常压蒸馏收集副产品甲醇,收集甲醇时间3h,至液温70℃关蒸汽停止收集,得到340kg副产品甲醇(甲醇含量为90%,甲酸甲酯2%,水分8%)。
开循环水降温,温度降到30℃以下,离心得到副产品硫酸钠220kg,含量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0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溉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生产加工腐植酸有机肥的新技术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