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7774.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剑平;吴国泰;陶蕾;郝宝成;王学红;周玉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猪蓝耳病 中药 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医用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神秘病等,是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妊娠母猪主要见于妊娠期100天以上尤其是107天-112天的母猪,表现为突然厌食,母猪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喷嚏、咳嗽等类似猪流感,也可能体温升高,但通常不出现高稽留热。严重的病例可出现沉郁、呼吸困难等,因呼吸困难缺氧,造成耳尖、耳边呈现蓝紫色,故叫“蓝耳病”,受感染的妊娠母猪精神不振,食欲不良,体温暂时性偏高,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情不正常或不孕,怀孕母猪早产、流产、死胎、畸形胎、弱胎等。受感染猪场的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受感染的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也可感染空怀母猪和种公猪,感染后也出现厌食、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现有技术对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专用治疗药,常用的治疗用药是抗病毒的西药,有些抗病毒的西药对猪兰耳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近年来,禁止在兽药中使用含抗病毒成份的西药,猪蓝耳病的治疗难度明显增加。中药是中国的传统瑰宝,历史悠久,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副作用小,中药越来越多地用于现代养殖业生产中对动物疾病的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改进上述不足,提出一种价格低廉、副作用小专门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猪蓝耳病中药复方制剂的发明方案是首先按中医学理论的君、臣、佐、使配合及辩证施治原则,选用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镇痛镇静、调节免疫的中草药组成复方,然后制备成临床可以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复方,按重量计,由下列配比量的中药材原料制成:黄芪1-20份、当归1-10份、甘草1-10份、大黄1-10份、柴胡1-5份、板蓝根1-5份、连翘1-5份、黄芩1-5份、金银花1-5份、刺五加1-5份、牛蒡子1-5份和枳壳1-5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材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10份、当归5份、甘草5份、大黄5份、柴胡2.5份、板蓝根2.5份、连翘2.5份、黄芩2.5份、金银花2.5份、刺五加2.5份、牛蒡子2.5份、枳壳2.5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复方的剂型为临床可接受的各种剂型,如颗粒剂、溶液剂、口服液、汤剂、散剂、冲剂、粉剂、片剂、胶囊剂或丸剂。
上述中药复方的制备方法:
将配比量的黄芪、当归、甘草、大黄、柴胡、板蓝根、连翘、黄芩、金银花、刺五加、牛蒡子和枳壳混合,粉碎,得到;
或者,将配比量的黄芪、当归、甘草、大黄、柴胡、板蓝根、连翘、黄芩、金银花、刺五加、牛蒡子和枳壳混合,粉碎,再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辅料,得到;
或者,将配比量的黄芪、当归、甘草、大黄、柴胡、板蓝根、连翘、黄芩、金银花、刺五加、牛蒡子和枳壳混合,加入6-40倍量的溶媒,提取1-4次,每次0.5-5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再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辅料,得到;
或者,将配比量的黄芪、当归、甘草、大黄、柴胡、板蓝根、连翘、黄芩、金银花、刺五加、牛蒡子和枳壳混合,加入6-40倍量的溶媒,提取1-4次,每次0.5-5h,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再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辅料,得到。
进一步,所述溶媒为水和/或乙醇。
进一步,所述浓缩采用常压浓缩方式或减压浓缩方式。
进一步,所述干燥为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微波干燥或常压干燥。
药理分析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黄芪: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当归: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甘草:甘,平。归心、脾、肺、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7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