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湿热阻滞型结肠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7624.X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0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湿热 阻滞 结肠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慢性湿热阻滞型结肠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疾病,其原因可能与细菌感染、原虫及寄生虫感染、肠道自身疾病、过敏、自身免疫反应或精神、神经因素等有关。主要症状多以腹痛、腹泻、大便带有粘液或脓血为主要症状,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亦可伴有关节炎、眼部病变、皮肤黏膜病变等肠外疾病。
本病属中医学“肠辟”、“休息痢”、“腹痛”、“泄泻”范畴。由于脾胃素虚,又为饮食,七情所伤、肝犯脾胃,肠失传导而发病。临床可分为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气滞、湿热内滞、气滞血淤等。
目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手段为:西医多以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等,疗效不理想,复发率高,或用激素类、抗生素类,而用激素类副作用大,复发率高,用抗生素又破坏肠道菌群;而中成药对慢性结肠炎分型不十分明确,所以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湿热阻滞型结肠炎的药物。
本发明治疗慢性湿热阻滞型结肠炎的药物由下列重量的配方组成:苍术15g、厚补15g、陈皮10g、茯苓30g、白术15g、薏仁15g、白头翁15g、黄连5g、煨木香10g、黄芩10g、焦山楂10g、葛根10g、乌贼骨10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浸泡3小时后水煎三次,每次水煎30分钟过滤,真空脱水干燥,制备成片剂。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
本发明药物能治疗慢性湿热阻滞型结肠炎的病症,具有清热利湿,理气化淤的功效。针对性强,效果好,疗效确切。
临床治疗记录:治疗32例,痊愈31例,无效1例,治疗率97%。
典型病例:杨桂珍,女,52岁,腹痛腹泻3年多,每日大便3-4次,曾用中西药物久治不愈,消瘦,面黄无光,大便稀薄混有粘液和浓血,舌质暗,苔腻,脉缓滑。服用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湿热阻滞型结肠炎的药物,14天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它由下列重量的配方组成:苍术15g、厚补15g、陈皮10g、茯苓30g、白术15g、薏仁15g、白头翁15g、黄连5g、煨木香10g、黄芩10g、焦山楂10g、葛根10g、乌贼骨10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浸泡3小时后水煎三次,每次水煎30分钟过滤,真空脱水干燥,制备成片剂。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的30g水煎剂,每日三次。
诊断标准:长期腹泻,大便代黏液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闷胀纳少,乏力,面黄肌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济博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7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埋地阀门内置减力操作指示装置
- 下一篇:钢管混凝土栓接式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