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秋延后豇豆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96886.4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铁顺;赵亮;柯盛发;郭笑非;刘青;吴建平;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后 豇豆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栽培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秋延后豇豆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豇豆(Vigna unguiculata(Linn.)Walp.)为豆科豇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是夏秋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其内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VC及蛋白质、糖类等,可炒食、凉拌或腌制、干制;老熟豆粒可作粮用,或制作糕点、豆沙馅等。豇豆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同时它的豆荚或豆粒中还含有非常高的植物蛋白,营养价值非常高。成为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
关于豇豆的起源,根据英国Reading农业生物大学的研究,豇豆在五、六千年前,在埃塞俄比亚已得到驯化,并逐步扩散到非洲热带草原地带和亚洲。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除西藏等高寒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种植,以南方各省市栽培较多。
豇豆的根系发达,但再生能力弱,宜直播或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豇豆主根深达80cm,须根较多,分布较广,但吸收根主要分布在15-20cm的耕作层内,有较强的吸收肥水能力,比较耐旱,耐瘦。其根部有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的部分氮素,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根群多而发达,根瘤菌多而旺盛的植株生长健壮。豇豆茎有青、绿、红、紫等色,粗壮,易抽侧枝,一般5-7节抽第1花序,侧枝第1-2节即可抽出花序。豇豆真叶为三出复叶。花为蝶形花,雌雄同花,雌蕊先熟,自花授粉,生产中不必辅助授粉。
豇豆喜温耐热,但不耐霜冻,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15℃生长缓慢,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植株易早衰,出现落花落荚,并且豆荚变短或畸形,品质粗硬变劣。豇豆为喜光植物,从幼苗到开花结荚均需充足的光照。如果苗期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徒长。开花结荚期如果光照不足,不仅使植株徒长,而且会引起落花落荚。豇豆种子发芽期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如水分过少则不能发芽,过多则易烂种。幼苗期要求有适量的水分,过多则徒长。开花结荚高温干旱和多雨均易引起落花落荚,致使植株早衰,特别是土壤水分过大时,不仅会妨碍根系伸展和根瘤菌活动,且易造成烂根发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豇豆栽培技术,为秋延后豇豆的丰产以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秋延后豇豆种植方法,在大棚内,做成长5m、宽1.2m的畦;施足底肥,每畦开三条深5-7cm左右的定植沟,先引水入沟,待水渗下后选取饱满风干的种子,播种时间是8月1日,相邻点种穴之间15-22cm,每穴点籽数2-3粒,之后立即覆土,整平畦面,当主蔓长到25-35cm长时,插架引蔓。
优选的,相邻点种穴之间20cm。
优选的,施肥使用的尿素加硝酸钾,施肥两次。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了秋后种植的豇豆的成活率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大棚内,采用平畦,做成长5m、宽1.2m的畦;合理安排,施足底肥;每畦开三条深5-7cm左右的定植沟,先引水入沟,待水渗下后选取饱满风干的相应品种,按照设定密度每格20cm点一次种、每穴点2籽种进行播种,之后立即覆土,整平畦面。当主蔓长到30cm左右长时,及时插架引蔓。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浇水,追加尿素加硝酸钾肥料两次。
开花后8-11d,对荚果饱满、商品性较好的豆荚及时采收。豇豆为采收时要一手捏住荚条,一手护住花序,并注意保护同一花序上的其他花蕾,不要碰伤或碰掉花序上的花芽,以增加结荚数,提高产量,具体采收时间,以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后为宜,最后产量是21.005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