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6459.6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于光义;李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测试 水冷 机柜 制冷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低成本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服务器散热功耗,当今的服务器产品,开始出现整机柜散热设计;并且高端客户具有水冷机柜应用的需求。在水冷机柜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测试制冷能力及制冷均匀性以实现最优化的产品设计。
在目前的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中,研发工程师一般是将刀片服务器安装在水冷机柜中,进行水冷机柜制冷能力及制冷均匀性的制冷性能测试试验。因为水冷机柜处于研发阶段,各方面性能与设计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会造成制冷能力不足,从而对刀片服务器造成损害。因刀片服务器价值很高,如此测试的成本相当高。
如何能够降低成本,且还可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是目前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电热管代替刀片服务器进行水冷机柜制冷性能测试、降低了测试成本的一种低成本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要测试制冷性能的水冷机柜,使用电热管装置对要测试制冷性能的水冷机柜进行制冷性能测试;电热管装置的每根电热管均单独供电,通过选择对不同数量的电热管进行供电发热,模拟不同的服务器发热量,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制冷性能包括制冷能力及制冷均匀性;具体步骤为:
(1)、搭建平台:将电热管装置安装在要测试制冷性能的水冷机柜的内部;
(2)、确认水冷机柜设计的制冷水平;
(3)、确保水冷机柜正常工作;
(4)、根据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测试要求,选择合适功率电热管供电;
(5)、确保水冷机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逐渐增加供电电热管的数量,从而确定水冷机柜最大的制冷能力;
(6)、记录电热管装置不同位置的进出风温度,分析水冷机柜的制冷均匀性;
(7)分析数据,检验水冷机柜产品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并提供改进建议。
电热管装置包括1~50根电热管,每根电热管均单独供电。
电热管装置包括24根2.5千瓦的电热管,每根电热管均单独供电。
电热管装置的电热管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
本发明的一种低成本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很方便进行水冷机柜制冷能力及制冷均匀性评估实验,不仅达到了测试的要求,而且节省了研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低成本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低成本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低成本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方法, 其结构包括要测试制冷性能的水冷机柜,其特征在于使用电热管装置对要测试制冷性能的水冷机柜进行制冷性能测试;电热管装置的每根电热管均单独供电,通过选择对不同数量的电热管进行供电发热,模拟不同的服务器发热量,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制冷性能包括制冷能力及制冷均匀性;具体步骤为:
(1)、搭建平台:将电热管装置安装在要测试制冷性能的水冷机柜的内部;
(2)、确认水冷机柜设计的制冷水平;
(3)、确保水冷机柜正常工作;
(4)、根据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测试要求,选择合适功率电热管供电;
(5)、确保水冷机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逐渐增加供电电热管的数量,从而确定水冷机柜最大的制冷能力;
(6)、记录电热管装置不同位置的进出风温度,分析水冷机柜的制冷均匀性;
(7)分析数据,检验水冷机柜产品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并提供改进建议。
电热管装置包括1~50根电热管,每根电热管均单独供电。
电热管装置包括24根2.5千瓦的电热管,每根电热管均单独供电。
电热管装置的电热管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
本发明的一种低成本测试水冷机柜制冷性能的方法,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