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状光纤光栅阵列、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组件及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6338.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远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8 | 分类号: | G02B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信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状 光纤 光栅 阵列 组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光通信技术领域,涉及光无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具体指一种带状光纤光栅阵列、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组件及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束状光纤已经不能适应现状,为了解决传输速率的问题,带状光纤由于其具有密集传输、接续简单方便,可多根光纤接续简单,节省安装时间和安装成本的优点而应运而生,并且在在光纤城域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FTTH的发展,大量的光纤通信网被建设的同时,伴随着带状光纤的大量普及,具有大容量、高速率的光通讯设备也需要带状光纤光栅来完成和实现,尤其是在进行实时信号监控,波分复用技术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状光纤光栅阵列、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组件及其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利用带状光纤的密集传输,接续简单方便的特性,以满足大容量、高速率光通讯器件和设备的应用与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的制作方法,选取带有不同颜色标记的光纤若干根,根据颜色不同分别在各个光纤上刻写入相应参数的光纤光栅;将各根光纤按照颜色顺序排列后对其施加相同的应力并将光纤的两端固定;对光纤进行并带处理。
上述的并带处理指将光纤排列固定后在其表面涂覆UV固化胶将其包覆为带状结构。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带状光纤光栅阵列。
第三,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带状光纤光栅制作的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组件,包括上述的带状光纤光栅阵列,所述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穿入一壳体并有该壳体固定封装,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的光纤光栅在所述壳体内悬空设置。
上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容纳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的光纤光栅的空腔,壳体两端部开设有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的光纤光栅的两端部光纤卡紧的卡槽。
上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卡槽和空腔由上壳体和下壳体贴合后形成,卡槽和空腔连通为一体。
上述的壳体为铝制壳体。
上述的卡槽内填充有UV固化胶。
上述的光纤为单排或双排阵列结构。
上述的光纤光栅用于实时监控的中心波长为1625-1655纳米,用于波分复用的中心波长为C、L波段,并且每个光纤的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可以相同或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带状光纤光栅及其制作方法,打破了传统单纤单栅的束缚,使得光通信器件能够满足大容量、高速率传输成为可能。
2、本发明提供带状光纤光栅组件,可以使带状光纤光栅在光器件封装中可实现稳定可靠的固定封装,铝外壳保证其器件良好的导热性,确保各光纤光栅所受温度均匀,避免温度对光栅波长产生的影响,为大容量、高速率光通信器件封装提供可靠的封装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纵向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1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图4的纵向侧视图。
图7是实施例2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横向剖视图。
图9是图7的纵向侧视图。
图10是实施例2带状光纤光栅阵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横向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纵向侧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1-光纤,2-光纤光栅,3-UV固化胶,4-壳体,5-上壳体,6-下壳体,7-空腔,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下文的描述,本发明下述的光纤为外径250微米的标准光纤,光纤光栅为刻有光栅的标准光纤段,裸光纤是指去掉光纤涂覆层后的光纤,所述的包覆是指在裸光纤上刻入光栅后将涂覆层还原,即在裸光纤上涂覆涂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远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远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6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