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土壤热量传感器与加热器的温室环境维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4358.5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3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都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土壤 热量 传感器 加热器 温室 环境 维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温室环境领域的高层外墙清洁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土壤热量传感器与加热器的温室环境维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温室环境维持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能适应不同植物、不同气候的问题。传统的温室环境维持装置往往只能监测温室大气中的温度、适度等参数,并不能够对环境的改变做出及时反应。另外,直接监测土壤温度参数并且及时做出改变也没有得到重视。
中国申请号CN201110142600.8,申请公开号CN102331753A,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温室环境智能控制装置,该发明成本低、功耗小、不需布线、即插即用且监测数据及时准确,智能程度高,能有效解决传统温室监控系统采用传统通信方式所存在的安装施工量大、工期长、成本高等缺点。但是没有设置对环境进行干预的装置,偏离了智能监控是为了保持环境参数的目的。
中国申请号CN 200710047903.5,申请公开号CN101430552,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温室栽培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该装置的温室环境计算机配有处理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中心,不同作物季节性生长模式调整模块。并且自动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稳定性,并可有效降低人工干涉控制。但是这种方法针对的是温室中的大气环境控制,没有涉及到土壤。
综上,虽然温室环境维持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献中未见报道可基于土壤热量传感器与加热器的温室环境维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基于土壤热量传感器与加热器的温室环境维持装置,可以通过土壤热量传感器与加热器实现适合不同作物生长所需土壤环境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土壤热量传感器、土壤加热器、控制模块、作物、土壤。
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是指用来检测土壤的温度的传感器。
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在土壤中埋藏的深度为0-1米。
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在深度方向的密度为1-60个每米。
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在水平方向的密度为1-200个每平方米。
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20-50度。
所述的土壤加热器是指用来加热土壤的装置。
所述的土壤加热器在土壤中埋藏的深度为0-0.6米。
所述的土壤加热器在深度方向的密度为1-30个每米。
所述的土壤加热器在水平方向的密度为1-80个每平方米。
所述的土壤加热器加热土壤的范围为0-30度。
所述的控制模块是指用来接收土壤热量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并且根据温度来设置土壤加热器的加热时间、强度的装置。
所述的作物是指在温室中栽培的各种作物、植物。
所述的土壤是指来温室范围内的土壤。
当土壤热量传感器检测到温室中的土壤温度低于提前的设定值时,控制模块打开土壤加热器开始加热,直至土壤热量传感器检测到得温度达到设定值。从而保证温室中作物生长对土壤温度的要求。
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使用土壤热量传感器与土壤加热器相对容易地实现温室土壤温度环境的自主维持。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土壤热量传感器与加热器的温室环境维持装置包括:土壤热量传感器1、土壤加热器2、控制模块3、作物4、土壤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1是指用来检测土壤的温度的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1在土壤中埋藏的深度为0-1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1在深度方向的密度为1-60个每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土壤热量传感器1在水平方向的密度为1-200个每平方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