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刺激模块细胞培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4271.8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都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模块 细胞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细胞培养领域的电刺激细胞培养装置,具体是一种电刺激模块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细胞培养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能适应不同应用背景、复杂的培养环境的问题。传统的细胞培养只是机械的在培养液中进行静态培养,对于一些需要电兴奋的细胞,这种培养方式则收到了一定的限制。
中国申请号CN201010243578.1,申请公开号CN101892153A,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剪切力-电联合刺激的细胞培养装置,该发明建立了力刺激联合电刺激下的细胞培养的环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模拟体内细胞处于力、电刺激共同作用环境的缺陷,为促进细胞、组织的功能化培养奠定基础。但是这种技术的电极只是平面电极,并不能适应细胞培养的复杂环境。
中国申请号CN 201010243576.2,申请公开号CN101892152A,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牵张-电联合刺激细胞培养装置,该发明克服了现有方法不能模拟体内细胞处于牵张力、电刺激同时存在的物理微环境的缺陷,建立了牵张力刺激联合电刺激下的细胞培养方法,可以促进细胞、组织培养方法及相关组织工程反应器的发展。但是这种技术同样使用的是传统的平面电极,不能为细胞培养提供骨架,使用中也收到一定的限制。
综上,虽然细胞培养得到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文献中未见报道电刺激模块细胞培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刺激模块细胞培养装置,可以通过该装置为电兴奋性细胞的培养提供骨架,提高细胞培养的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静电纺丝电极、培养皿基底、电兴奋性细胞、电刺激模块、电极连线。
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是指用来为电兴奋性细胞培养提供培养骨架,并且提供兴奋性电刺激的装置。
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是由六水合氯铂酸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
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的直径为0.01-200微米。
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的高度为0.01-800微米。
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的形貌可以根据培养的细胞所需的骨架来制备。
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可以根据需要把相关的药物也一同制备到电极中,方便细胞培养。
所述的培养皿基底是指用来搭载细胞培养液与细胞的载体。
所述的电兴奋性细胞是指适用于该装置的具有电兴奋性的细胞。
所述的电刺激模块是指用来产生兴奋细胞的电信号的装置。
所述的电极连线是指用来连接电刺激模块与静电纺丝电极的装置。
所述的电极连线的直径为0.1-500微米。
当电兴奋性细胞在该装置中进行培养时,培养皿的基底上先用静电纺丝技术把电极制备在上面作为细胞培养的骨架。细胞的骨架根据培养的需要,把静电纺丝电极制备成不同形状与结构的。在培养过程中,定时把电刺激信号通过电极加载到细胞上,实现细胞的兴奋性培养。
综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使用静电纺丝电极形成培养骨架,在电刺激的同时提高细胞培养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刺激模块细胞培养装置包括:静电纺丝电极1、培养皿基底2、电兴奋性细胞3、电刺激模块4、电极连线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1是指用来为电兴奋性细胞培养提供培养骨架,并且提供兴奋性电刺激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1是由六水合氯铂酸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1的直径为0.01-200微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静电纺丝电极1的高度为0.01-80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未经上海市闵行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会;都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4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验证方法、开放平台、服务端及验证系统
- 下一篇:管理网络传输顺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