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油泵轴冷却密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2920.0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亮;何杰斌;苏立敏;马利芳;王晓;万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兆宏机械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冷却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油加热系统的热油泵,具体的说明是一种热油泵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导热油加热系统是将导热油直接加热,并通过高温导热油泵进行强制循环,将加热后的导热油输送到用热和用压设备,再由用热设备出油口回到热油炉加热,形成加热系统。导热油在高温热态下,粘度远低于水且渗透性极强,现有技术的热油泵密封针对在高温高压热态下的导热油不能完全起到密封的作用,总会有少量导热油渗出是目前高温导热油泵需要解决的实际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热油泵轴冷却密封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地,本发明一种热油泵轴冷却密封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热油、泵壳、轴承、轴和密封,其特征在于:热油泵轴由自润滑轴承和滚珠轴承支撑,轴密封设置于自润滑轴承和滚珠轴承两轴承之间,泵轴在自润滑轴承端设有轴叶片槽位于泵壳的叶片槽腔内,轴旋转带动轴叶片槽把部分自润滑轴承泄露的热油推入出油口,出油口和冷却器流体联通,热油经冷却后提高了粘度,经回油口回流循环到轴冷却腔内冷却密封和轴后,再经进油口进入叶片槽腔循环冷却。
所述的自润滑轴承,采用石墨自润滑轴承或氮化硼自润滑轴承。
所述的所述的泵壳的叶片槽腔,其泵壳叶片槽腔轴线和热油泵轴的中心轴线不同心,两中心轴线距离0.5-17mm,优选为2-9mm,进一步的优选3-5mm,更进一步的优选3.9mm。
所述的离心叶片槽,槽深方向弧形。
所述的离心叶片槽,槽宽1-10mm,优选为2-7mm,进一步优选为3.7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热油泵轴冷却密封装置,采用轴冷却腔屏蔽掉高温热油的热量提高热油粘度,以这种结构实现针对高温热油的密封;轴冷却腔内泵轴设有叶片槽把部分自润滑轴承泄露的热油,推入到冷却器进行冷却循环,以这种泵的循环支持轴冷却腔能进一步的屏蔽高温,能够使密封工作在低温热油的物理条件下实现针对高温热油的密封;另外轴密封设置于轴的自润滑轴承和滚珠轴承的两轴承之间,可获得最大的轴冷却腔空间长度,以使密封最大距离的远离热源,保证热屏蔽效果,使密封能够在更可靠的低温物理条件工况工作,密封也更有足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油泵轴冷却密封装置的总剖面示意图。
图2是附图1的A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附图2的A-A剖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 1、热油 2、自润滑轴承 3、轴冷却腔 4、密封 5.轴 6、泵壳 7、滚珠轴承 9、轴叶片槽 10、出油口 11、冷却器 12、叶片槽腔轴线 13、轴中心线 15、回油口 16、叶片槽腔 17、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中所述热油泵轴5由自润滑轴承2和滚珠轴承7支撑,轴密封4设置于自润滑轴承2和滚珠轴承7两轴承之间,泵轴5在自润滑轴承2端设有轴叶片槽9位于泵壳6的叶片槽腔16内,轴旋转带动轴叶片槽9把部分自润滑轴承2泄露的热油1推入出油口10,出油口10和冷却器11流体联通,热油经冷却后提高了粘度经回油口15回流循环到轴冷却腔3内冷却密封4和轴后,再经进油口17进入叶片槽腔16循环。
所述的自润滑轴承2,采用石墨自润滑轴承或氮化硼自润滑轴承。
所述的泵壳6的叶片槽腔16,其叶片槽腔轴线12和热油泵轴5的中心轴线13不同心,两中心轴线距离0.5-17mm,优选为2-9mm,进一步的优选3-5mm,更进一步的优选3.9mm。
所述的离心叶片9,槽深方向弧形。
所述的离心叶片槽9,槽宽1-10mm,优选为2-7mm,进一步优选为3.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兆宏机械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兆宏机械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2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照均匀的照明或采暖用板式灯具
- 下一篇:服务器系统及风扇故障侦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