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2393.3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4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波;王琳琳;杜辉;于鹏程;董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徐颖 |
地址: | 201508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型双组份 聚氨酯 防水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涂料于20世纪40年代首先由德国开始工业化生产,60年代各国都相继投入生产,并发展了聚氨酯涂料的品种。聚氨酯防水材料正是在此时期发展起来的,最早是美国轮胎橡胶公司制成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材料,通过大量的施工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
我国对于聚氨酯防水材料是逐步认识的,1989年建设部对全国防水材料市场进行整顿和调查,确认聚氨酯防水涂料为可信的防水材料;1990年建设部将聚氨酯防水材料列为“八五”计划重点推广项目之一,1993年开始实施聚氨酯防水涂料建材行业标准JC500-92;1998年建设部将非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材料列为全国住宅推荐产品十三种防水材料之一;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聚氨酯防水材料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
聚氨酯涂料分为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和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一般是由异氰酸酯预聚物(也叫低分子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和含羟基树脂两部分组成,通常称为固化剂组分和主剂组分。这一类涂料的品种很多,应用范围也很广,根据含羟基组分的不同可分为丙烯酸聚氨酯、醇酸聚氨酯、聚酯聚氨酯、聚醚聚氨酯、环氧聚氨酯等品种。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较高的固体含量、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好。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类涂料品种。
目前,国内市售的铁路桥梁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某些性能上能达到《铁路桥梁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技术标准》的要求,但存在固含量偏低、有机挥发物较多的问题,尤其现在防水涂料采用的固化剂多为MOCA,对施工人员及周围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了现有的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固含量低、有机挥发物多、不环保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防水涂料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铁路桥梁用防水涂料标准,可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交通工程提供优质产品;并且无溶剂挥发,无刺激性气味产生,不会对施工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由A组分和B组分制得,其中A组分包括下述以重量百分数计的原料:10-40%聚醚多元醇N220,20-50%聚醚多元醇N330,1-10%二元醇,10-65%异氰酸酯,以及10ppm阻聚剂;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纯MDI、MDI-50和聚合MDI中的一种或多种;阻聚剂的含量以相对于A组分总重量计;B组分包括下述以重量百分数计的原料:10-30%聚醚多元醇N220,1-20%固化剂,20-50%填料,10-40%增塑剂,以及0.1-2.0%催化剂;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2.3-1:2.8。
其中,所述的聚醚多元醇N330为市售产品,其羟值为56.1mgKOH/g,数均分子量为2900-3100,优选上海高桥石化的聚醚多元醇N330。所述的聚醚多元醇N220为市售产品,其羟值为56.2mgKOH/g,数均分子量为1950-2050,优选上海高桥石化的聚醚多元醇N220。
所述的二元醇较佳地为1,4-丁二醇、二乙二醇和/或二丙二醇。
所述的聚合MDI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各种聚合MDI,如上海拜耳聚氨酯有限公司的异氰酸酯44V20L和/或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异氰酸酯PM200。
所述的阻聚剂较佳地为磷酸和/或苯甲酰氯。
所述的填料可选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各种填料,较佳地为滑石粉、碳酸钙和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塑剂较佳地为柠檬酸三丁酯(简称TBC)、乙酰柠檬酸三辛酯(简称ATOC)和1,2-环己烷-二羧酸二异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固化剂较佳地为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和/或2,4-二胺基-3,5-二甲硫基氯苯。
所述的催化剂较佳地为有机胺催化剂和/或有机锡催化剂,更佳地为三亚乙基二胺、有机锡t-12和有机锡t-9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环保型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其中A组分包括下述以重量百分数计的原料:30-35%所述的聚醚多元醇N220,20-30%所述的聚醚多元醇N330,2-5%所述的二元醇,34-45%所述的异氰酸酯,以及10ppm所述的阻聚剂;所述的阻聚剂的含量以相对于A组分总重量计;B组分包括下述以重量百分数计的原料:15-20%所述的聚醚多元醇N220,5-10%所述的固化剂,40-45%所述的填料,30-38%所述的增塑剂,以及0.5-1.0%所述的催化剂;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的重量比为1:2.4-1: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2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的基座
- 下一篇: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幼儿园智能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