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感染性腹膜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1844.1 | 申请日: | 201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冰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冰清 |
主分类号: | A61K36/66 | 分类号: | A61K36/66;A61P31/04;A61P43/00;A61K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感染性 腹膜炎 中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具体地是一种治疗感染性腹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感染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目前治疗感染性腹膜炎一般是目前靠西药,副作用大,依赖性强,导致药量越来越大,造成恶性循环。
现在大多使用西医方法治疗,不能去根,容易反复,中药治疗感染性腹膜炎较西医最大的优点在于,从病理上根治。因此本发明特进一步优选采用了一种治疗感染性腹膜炎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野菊14-18克,芒硝8-12克,元胡16-20克,蒲公英12-16克,茯苓8-12克。
本发明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野菊16克,芒硝10克,元胡18克,蒲公英14克,茯苓10克。
本发明所选组分之一野菊:具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之功效,适宜于疔疮、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患者食用。
本发明所选组分之二芒硝:味咸、微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功能泻下、清热、软坚。主治热积便秘、腹满胀痛、症瘕积聚、痈肿、目赤、口疮、丹毒等。
本发明所选组分之三元胡: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本发明所选组分之四蒲公英: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
本发明所选组分之五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将精选好的上药洗净加水煎服。
本发明使用方法:直接将煎好的中药一日一剂,5天一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
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组方简单,易于取材,造价低,疗效高,无任何毒副作用。由于清热解毒、祛瘀止痛、凉血消肿等功效,患者均有疗效,具有广谱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将精选好的上药洗净加水煎服,直接将煎好的中药一日一剂,5天一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
应用本发明临床试验:
1、病例资料
患者病例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
2、诊断标准
感染性腹膜炎: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等症状。
3、治疗方法
将精选好的上药洗净加水煎服,直接将煎好的中药一日一剂,5天一个疗程,1-3个疗程即可痊愈。
4.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等症状缓解。
治愈: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等症状消失。
5.结果
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使用本发明5-15天,有效100例,治愈95例,治愈率95%,有效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冰清,未经孙冰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字形锥度连接钎头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缸盖座圈、导管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