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制品及印制防伪标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1730.7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荣;高瑞;吕建英;武建国;麻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B41M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制品 印制 防伪 标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金属效果油墨与光变油墨配对印制了防伪信息标记的安全制品,本发明还涉及该安全制品上作为安全信息的防伪标记的印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光变油墨(OVI)是一种显示颜色会随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油墨,应用效果表现在利用该油墨印制或涂布的标记(包括文字、图案等)也会随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产生颜色变化,称为“随角异色”或“随角变色”,使用者很容易通过观察颜色的改变实现特征鉴别,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公众防伪手段。由于这种随角异色的特征很难仿造,因此各类光变油墨的使用在公众防伪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光变油墨虽然能够提供较高仿冒难度的防伪功能,但是单独使用时,提供给公众的识别性质就是印刷标记的颜色会随观察角度的改变而变化,当没有参照时,这样的颜色变化往往容易被忽视,不易观察。针对该问题,目前已有文献提出将两种不同的光变颜料制成的油墨配对使用的方法,使得两种油墨印制的标记在一个特定的入射角时显示相同色彩,而在一切其它入射角时显示彼此不同的色彩。但是,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光变油墨只能在一个很窄的观察角度范围内实现颜色的匹配,不便于公众观察识别;而且该方案需要开发专门用于配对的光变颜料,实现成本偏高,限制了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另有文献公开了将衍射型光变油墨与普通油墨配对使用的方案,两种油墨在一个入射角下具有相同的匹配颜色,在其它的入射角没有颜色匹配,然而由于衍射型光变油墨自身只能显示出低彩度的彩虹变色效应,对公众的观察能力和方法有一定的要求,而其变色效果的确定还可能受到观察环境(例如光线)的影响,因此防伪效果不佳。以上两种方案只考虑了两种油墨的颜色匹配而没有考虑到两种油墨的其他外观效果,由于光变油墨具有明显的闪烁效果,如果仅实现两种油墨的颜色匹配而不考虑其它外观效果的匹配,观察者仍然能够发现二者不是同一种油墨。
另一方面,目前对光变油墨的使用也仅基于提供随角变色特征,随着仿冒者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需要更高防伪等级的制品,仍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选择更合适的油墨配对,使光变油墨的变色效果更易于被观察,同时也能增加制品的伪造难度,显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公众防伪和专业防伪功效的安全制品,其所具有的安全信息通过光变油墨与金属效果油墨配对使用而印制,不仅使防伪标识的光变特征更便于公众识别,同时增加了仿造难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在安全制品上印制防伪标记的方法,通过对光变油墨和金属效果油墨的选择与匹配,使防伪标记具有了复合防伪功效,从而使安全制品的公众识别性和仿造难度都得到提高。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印制防伪标记的配对油墨,该配对油墨由光变油墨与金属效果油墨组成,尤其适用于印制便于公众识别且仿造难度大的防伪标记,以提供复合防伪功效。
为表述方便,本发明用“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分别说明采用金属效果油墨和光变油墨在承印面上印制的内容,可以是预先设计的图案、文字、符号等;除非有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油墨“印刷区域”理解为以上使用选定油墨印制的相应标记所位于的区域,可以是指所印制的图案(包括文字或图形等任何印制内容),也可以指用于印制相应标记的设定区域。
光变油墨不仅表现出随角变色,其自身具有闪烁效果也是明显的外观特征。金属效果油墨具有独特的金属色泽和闪烁特性,所以其外观特点与光变油墨具有相似性。如果将金属效果油墨和光变油墨配对使用印刷在安全制品的两个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的不同部分,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观察,两种油墨外观效果能够表现出相近,转换一定角度观察,利用金属效果油墨印刷部分的颜色不变,而利用光变油墨印刷的另一部分则发生颜色变化。通过两种油墨印刷标记的对比观察,可增强产品的公众防伪功能,便于公众识别,增加伪造难度。
所以,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安全制品,该制品的承印面上印制有包含识别信息的标记,所述标记至少包括采用金属效果油墨印制的第一标记和采用光变油墨印制的第二标记,可见光下观察,第一标记与第二标记在第一观察角度时显示相近或相同的外观效果,改变为第二观察角度后,第一标记的颜色基本不变,但第二标记的颜色明显改变。
所述第一标记与第二标记可以位于同一个图案的不同部分;或者,第一标记与第二标记分布于不同图案或区域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和印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1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