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0489.6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成;郭宁;张天平;高军;李娟;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付雷杰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航天器 深层 介质 充电 电位 装置 | ||
1.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子过滤器(1-1)、介质样品(1-2)、感应电极(1-3)、音叉(1-4)、信号处理电路(1-5)、驱动电路(1-6)、压电晶体(1-7)、底座(1-8)、样品室内壁(1-9)和样品室外壳(1-10);
其中,样品室外壳(1-10)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底端和顶端有外沿;电子过滤器(1-1)为顶端封闭、底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形结构,顶端有外沿,顶端中心设有圆形凹槽,保证引起内带电的电子通过;介质样品(1-2)上表面镀金属膜且接地,下表面也镀金属膜,且下表面金属膜上刻蚀出一个环形空隙,称为刻蚀环(2-2),使金属膜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中心圆形部分,称为环内金属膜(2-3),另一部分为外围环形部分,称为外围金属膜(2-1),环内金属膜(2-3)、刻蚀环(2-2)和外围金属膜(2-1)构成同心圆,外围金属膜(2-1)接地;
样品室外壳(1-10)置于底座(1-8)上方,其底端外沿与底座(1-8)固连;中空的圆柱形样品室内壁(1-9)套装在样品室外壳(1-10)内,样品室内壁(1-9)的外径与样品室外壳(1-10)内径相配合,样品室内壁(1-9)底端与底座(1-8)接触;介质样品(1-2)置于样品室内壁(1-9)上方,其直径与样品室外壳(1-10)内径相配合;电子过滤器(1-1)套装在样品室外壳(1-10)内,且底端与介质样品(1-2)接触,顶端外沿与样品室外壳(1-10)顶端外沿固连;音叉(1-4)置于介质样品(1-2)、样品室内壁(1-9)、底座(1-8)构成的腔室内,与样品室内壁(1-9)固连,感应电极(1-3)置于音叉(1-4)上方和介质样品(1-2)下方,音叉(1-4)底部尖齿上安装一个压电晶体(1-7),压电晶体(1-7)外接驱动电路(1-6),驱动音叉(1-4)振动;感应电极(1-3)外接信号处理电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过滤器(1-1)顶端凹槽的直径为15mm,凹槽下方过滤器的厚度为0.2mm,凹槽之外的其它部分厚度为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过滤器(1-1)材料为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样品(1-2)材料为聚酰亚胺,直径为30mm,厚度为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样品(1-2)上表面和下表面镀的金属膜为铜膜,下表面金属膜的厚度为10nm,刻蚀环(2-2)的内径为14mm,外径为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样品(1-2)与感应电极(1-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室内壁(1-9)厚度小于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航天器深层介质充电电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室外壳(1-10)和底座(1-8)均采用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04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铝膜盖封口的热封装置
- 下一篇:耐高压双向摆线转子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