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88806.0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宋斌;李衡国;闫赛娜;赵志强;梁海山;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压缩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线性压缩机一般具有一密封的外壳12,在该外壳12内设有内壳1。在内壳1的右端设置有法兰盘3,在该内壳1的左端设置有盘状盖子4,由内壳1、法兰盘3和盘状盖子4共同围成具有预定空间的腔室。在内壳1的内壁上固定有外定子2。在法兰盘3的中部开设有孔,气缸5的右端穿过该孔,并通过阀门装置对该孔进行密封。在气缸5内设置有活塞6,在气缸5与活塞6围成的密闭空间内容放有制冷剂气体,活塞6沿气缸5的轴向(即图1中左右方向)作往复运动以压缩制冷剂气体。
在气缸5的外圆周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有整体呈圆筒形的内定子7,该内定子7内设置有线圈8。在盘状盖子4与内定子7之间设置有弹簧10,该弹簧10的一端固定于盘状盖子4的内壁上,其另一端抵接在内定子7上,通过弹簧10将内定子7顶在气缸5的凸缘上,以实现对内定子7进行定位。内定子7与外定子2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在该间隙内设置有由磁铁构成的动子9,该动子9通过动子支架11与活塞6连接在一起。
当线圈8通电时,线圈8周围产生的磁场在内定子7和外定子2间形成的磁路中流动,处于内定子7和外定子2之间的动子9因受到磁力的作用而沿内壳1的轴向(即图1中左右方向)作往复运动,动子9经由动子支架11带动连接于其上的活塞6作往复运动,经由活塞头13压缩位于气缸中的制冷剂气体,所压缩的制冷剂气体由排气阀14排出,以实现压缩机的功能。
图1所示为采用现有技术的气缸结构,气缸5内壁与内、外定子轴向重合,当线圈8通电后产生交变的磁场后,由于气缸5内壁材料(气缸与活塞属于紧密配合件,需要一定的耐磨性,而耐磨材料好的基本上都是导磁性相对较好的材料)的影响,磁感线经过气缸5时,会被导磁性较好的气缸5内壁吸收,由此将会产生磁损失,对电机效率的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压缩机整体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磁损耗的线性压缩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线性压缩机,包括:外定子;
内定子,设置在距离所述外定子的内圆周表面一定间隙处;
外定子或内定子其一上设置有线圈;
动子支架,其上安装的动子伸入所述间隙设置,其上连接的活塞伸入气缸设置,
所述气缸与设置有线圈的外定子或内定子于电机的轴向上的投影间隔设置。
由上,内定子、外定子与导磁性的短气缸形成一定的距离差而形成在活塞往复运动的轴向上有一定间隔,由此内定子和外定子形成磁场的磁感线将不再受短气缸材料的导磁性影响而形成正常的磁感线回路,降低了磁损失,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间隔大小随所设置线圈的密度增大而增加。
可选的,所述间隔大小随线圈设定的额定电流增大而增加。
可选的,还包括法兰盘,法兰盘中心具有直径大于所述活塞直径的通孔,所述外定子和内定子安装于法兰盘的一面,所述气缸口朝向所述通孔嵌装于法兰盘的另一侧。
由上,气缸与内定子分别固定于前法兰盘上,二者朝向相反的方向,由此内定子和外定子形成磁场的磁感线将不再受短气缸材料的导磁性影响而形成正常的磁感线回路,降低了磁损失,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
较佳的,在所述法兰盘与所述内定子之间,设置非导磁材料的挡板。
由上,通过隔板阻碍磁感线穿过气缸,更进一步减少磁损失。
可选的,所述气缸口端面由内向外呈斜面结构设置。
较佳的,所述斜面与电机轴向的夹角范围为20°~45°。
由上,气缸口采用斜面结构,相比于圆筒结构,可进一步降低短气缸与磁感线的接触面积,减少磁损失。
可选的,所述气缸口端面由内向外呈内凹的弧形结构设置。
由上,采用上述结构可进一步较少磁感线穿过短气缸的数量,以减少磁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线性压缩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8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清洗器
- 下一篇:慢速快门拍摄方法和拍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