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6495.4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0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夏成鹏;钟维标;兰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阳县天韵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阳 黄汤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平阳黄汤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平阳黄汤是六大茶类中黄茶类之一,黄茶是指采取茶树鲜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典型工艺,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称为“三黄”(干茶色泽黄亮,汤色和叶底也黄),香气清悦,滋味醇厚爽口。在绿茶加工中,由于加工技术不当,有可能出现黄汤(甚至红汤)黄叶的品质,但这种茶叶不能叫黄茶,只能算劣质绿茶处理。另外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在黄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因素太多,质量均衡性难保证,加工出来的成品参差不齐,不仅影响茶叶的外形美观,而且影响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工艺可控、质量稳定且外观美观的平阳黄汤茶的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选择:选取单芽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
2)、摊青:将选取的鲜叶置于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无异味的的摊青间,厚度为1~2cm。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开摊放,有表面水的鲜叶单独摊放,上午、下午采摘的鲜叶分开摊青,分别付制。摊青时间8~12h,最多不超过16h。摊青过程中要适当翻叶散热,轻翻、翻匀,减少机械损伤。
3)、杀青:将摊青后的鲜叶采用自动炒茶机杀青或30型滚筒杀青。其中,自动炒茶机杀青时,投叶量以每锅为0.2~0.25kg摊青叶;30型滚筒杀青时投叶量每小时25kg摊青叶。杀青时间:自动炒茶机每锅4~5min,滚筒杀青从入筒到出筒时间1~1.2min。杀青叶失重率为30%~35%。
4)、做形:做形可用手工、25型揉捻机或理条机。杀青叶先经摊凉后就可做形。手工做形在篾匾内进行,每次2~3锅杀青叶;揉捻机揉捻每次投叶量为揉桶九成满为宜。理条机每条槽0.1kg杀青叶。手工做形采用双手在蔑匾内来回推揉,来轻去重,反复轻揉,需时1~2min;揉捻机做形,1等芽茶2-3min,2等鲜叶4-5min,3等鲜叶7-8min。理条机做形理直,需时7~10min。
5)、闷黄:做好形的芽坯每2~3斤用双层皮纸包成1包,装入铁箱中,放至40~48小时,进行闷黄。闷黄是形成黄汤品质特点的一个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使嫩芽在湿热作用下,叶绿素被破坏,多酚类化合物和其他内含化合物进行转化。由于叶芽的自动氧化作用,包后24小时左右,温度升到30℃左右时,须进行翻包,以使湿度均匀,及时散热,控制温度不超过30℃。闷黄以芽色呈黄,有黄汤特有香气时为适度。
6)、初烘:竹制烘笼烘焙:将揉捻叶均匀薄摊在烘笼上,厚1cm左右,以优质木炭为原料,旺火烘焙,笼顶温度90~110℃。烘焙中工勤翻、快烘,每烘1~2min翻动一次。上烘量2~3锅杀青叶作一笼。当初烘叶紧握成团,松手即散开,就可下烘摊凉,时间20min~25min。烘干机烘培: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00~120℃时上叶,均匀薄摊,以不见筛网为宜,时间5~6min,至初烘叶稍有触手感出叶。下烘后立即复闷黄。
7)、复闷黄:将步骤6)初烘后的叶子2~3斤用双层皮纸包扎,装入铁箱中,在室温放至24小时。
8)、足干:烘笼焙干:笼顶温度60~70℃,投叶量为2~3锅约1~2kg理条叶作一笼,2~3min翻动一次,笼温掌握先高后低,约时间60min左右,待手捻茶叶成粉末,折梗即断时起笼。操作时严防茶末漏入火盆内冒烟,防止茶叶内有烟气。热风自动烘干机烘焙:烘干机进风口温度90℃左右,摊叶厚度比初烘稍厚,时间12~5min,烘至足干时下烘。
9)、干茶整理:下烘后要拣剔单片、梗子、茶籽等使品质统一后每8~10斤装一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黄汤茶的加工方法科学可靠,生产过程质量可控,质量稳定均衡,加工的茶叶外形美观,色泽微黄,芽叶整齐,肥嫩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甜香浓郁,滋味甘醇,嫩黄匀齐。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选择:鲜叶质量分三级,即特一、特二、一级,具体分级标准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阳县天韵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平阳县天韵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